中超联赛用国际裁判吗-中超联赛用国际裁判
中超为什么不能引进裁判?
其实不管是哪个足球强国的裁判,只要由人来决定判罚,就永远少不了争议。除非将来引入高科技,可以根据即时的摄像头传感器之类监测,通过超级计算机作最精确的计算,裁判只是执行计算出来的判罚结果,那么争议或许少一点 .比如去年的足协杯总决赛,足协应恒大请求聘请了新加坡籍裁判符传辉。结果这名外籍裁判的执法同样遭到了球员与球迷质疑,主裁并没有很好的控制场上球员的情绪,甚至遭到了苏宁球员的围攻!由此看来,聘请外籍裁判同样也需要看执法水平,外来的和尚并不一定都真的会念经,洋裁判与洋帅一样,来到中国足坛后依旧还是需要靠真本事才能征服球迷。
中超在发展,在进步,但是在裁判判罚上,是否也应该跟上潮流?FIFA国际足联宣布,2018年世界杯开始,全面引进视频回看技术,中国足协倒是应该借鉴和学习,引进回看技术。如果能够加入科技手段,很多错判、漏判,都能够避免。
目前中国裁判业务能力如何,不用我多说,看一下中超赛场那么多争议,了解一下中国裁判在亚洲和世界大赛上有多少上场机会就一目了然了。因此,对于中超来说,更有理由采用科技手段来弥补裁判个人能力的不足。
总的来说就是,中超裁判技术上确实有不足,但所有人都没有细想过,裁判在现场根本就没有慢镜头回放,他只能通过自己的肉眼,以他与助理裁判的视角去判断球员的这个动作是否构成犯规。如果他与助理裁判看到的是犯规,那他就应该果断的去判罚。所以说引进裁判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有加入科技手段,用裁判辅以机器,这样以后的足球场上才能少一点错判!
备受争议的“卡牌大师”马宁,能代表中超本土裁判的最高水平吗?
马宁是国内少数国际级裁判执法过亚冠比赛,也是中超职业裁判,2016年、2017年两度荣获中超金哨。?卡牌大师"不是歪哨、嫩哨、而是官哨,颇有冷血判官的形象,所以有人支持更有人不满。
近些年马宁一直是备受争议的?卡牌大师?,15年上海德比向申花出示3红5黄,最终8人申花0:5不敌上港,从那时一场成名迅速在联赛充当执法主力。18年张呈栋比赛握手环节被马宁出示黄牌。
北京国安2:1山东鲁能比赛由韩籍金希坤执法,马宁担任视频裁判,比赛69分钟格德斯助攻段刘愚破门,当时现场都无疑义鲁能在庆祝,然而马宁提醒之前格德斯对李可有犯规,最终进球无效,5分钟后张玉宁破门国安2:1获胜。
马宁能代表本土的最高水平吗?高水平裁判员在场上一定要保证比赛的流畅,对球员的犯规动作看得很准,对一些小的犯规可以不吹,竞技场绝对可以身体接触,允许对抗嘛!只要不是主动对人的严重犯规绝对不用出牌!这样才能保证比赛的流畅,衡量一场比赛的裁判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净比赛时间和比赛双方球员的满意程度。出牌满天飞只能是把比赛吹的支离破碎,瞎出牌可以让球员敢怒不敢言,并不是你水平高!
马宁和傅明,能执法亚冠和亚洲杯,当然是裁判界的佼佼者。观其执法亚冠比赛,场面流畅、细节严谨、尺度统一,其执法被双方信服。马宁出牌严厉,这是亚洲各方足协都见识过的,上面也说了,尺度统一,很少听到对马宁质疑。能多年被足协推荐,能执法大型赛事,水平自然是国内顶点。
但回到中超赛场,几乎成为某队御用裁判。越是重要比赛,往往都能成赛事主角。凭一己之力,改变赛事走向。多场比赛,被球迷严重质疑、被多队质疑、被媒体人质疑、被多位大佬质疑。然在这么多人对其批评的情况下,却屡屡得到足协重用。
论经验论资质论严谨,马宁确实在本土裁判中,出类拔萃,所以足协每每重大比赛关键比赛,都派马宁执法,无疑在官方而言,马宁代表了本土最高水平。但是,不完全代表最好水平。因为还有广大球迷,特别是现场主客场球迷。京鲁之战,上海德比,马宁先后执法,都引发场内场外巨大争议,甚至现场引球迷争议引起骚乱。
足球是第一运动,世界之球,足球需要群众参与并关注,球迷不满甚至抵制,足球运动就难于开展。中国足球唯其如此,没有广大球迷的支持,其改革进程更加举步维艰!
莫让足球裁判“唱主角”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 题:莫让足球裁判“唱主角”
一位世界级名哨曾经说过,最好的裁判就是让球迷和球员感受不到他的存在。
不过,2020赛季中超第二阶段首轮一场争冠组焦点战还是出现了判罚争议,裁判成了“主角”。
17日,在山东鲁能与北京中赫国安的比赛中,主裁判两次涉及国安进球的判罚引发争议,鲁能因此在2:0领先的情况下被扳平比分,赛后鲁能向中国足协提交了申诉函。
鲁能认为两次判罚均为错判:第一处为点球判罚,鲁能球员在防守国安球员巴坎布的过程中并没有犯规动作,提醒主裁判观看视频回放未果;第二处为巴坎布攻入第二粒进球时,鲁能球员卡达尔示意对方射门前有犯规动作并提醒主裁判观看视频回放,但主裁判坚持判罚进球有效。
无独有偶,上述比赛的主角之一国安在第一阶段联赛中也遭遇了争议判罚。9月15日,国安与华夏的比赛中,国安一度3:1领先,在补时第三分钟,华夏由张呈栋追回一球,最后时刻马尔康禁区内倒地,裁判通过VAR(视频助理裁判)判罚点球,马尔康主罚命中,华夏3:3绝平国安。国安当晚向中国足协提起申诉,认为因王子铭越位在先被取消的进球和判给马尔康的点球均为“不公正判罚”。
今年中超的判罚争议,还不局限于上述两场比赛。
针对判罚争议,鲁能希望裁判问题能引起中国足协的高度重视,以后减少或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确保比赛公平、公正;国安建议,中国足协及裁委会能够督促裁判员加强业务学习,精进业务能力,不要让裁判成为比赛主角,左右比赛进程与发展。
以往赛季的焦点之战,中国足协多邀请外裁执法。但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外裁入境比较困难,这也使得本土裁判尤其是年轻裁判本赛季获得较多执裁机会,包括京鲁大战这种焦点之战。这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历练他们,也能暴露其问题。不过,裁判专家并不支持请外裁,其理由一是要培养本土裁判人才;二是请外裁成本较高;三是外裁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而且也出现过争议。他表示,2018、2019赛季中国足协多次邀请外裁,使得本土裁判历练机会减少,在今年空场和场内观众较少的情况下尚且出现判罚争议,如果在每场有几万观众的压力下,或许会出现更大争议。他还建议,裁判要实事求是,不能判错了还要自圆其说,那以后就会出现更多问题。
也正是在疫情背景下,特殊的第二阶段淘汰赛制使得首轮就碰面的京鲁两支强队无法双双进四强,基于此主管部门在选派裁判时更应该谨慎,更应该注重专业性和实操性。
2015年出台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提到,“加强行业管理。完善裁判员公正执法、教练员和运动员遵纪守法的约束机制”;“加强足球专业人才培训。按照分级、分类管理的原则,构建国家、区域、行业、专业机构、 社会 力量等多级、多元的培训组织结构,加强对足球教练员、裁判员、讲师等专业人才的培训”。中国足协近年来在包括裁判在内的专业人才培训上做出了诸多努力,各级裁判员人数稳步上升,目前有7名国际级裁判,在数量上已是亚洲顶级,同时通过与亚足联、国际足联沟通加强了执裁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裁判业务水平。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中超联赛反映出的判罚争议问题依然突出,这说明本土裁判的业务水平仍待提高,对国际足联相关规则的理解和把握尚欠火候,裁判培养体系还应该更注重系统性、前瞻性和专业性。
怎样看待中超裁判的执法水平?
首先我觉得这个问题被问出来的时候就说明这个问题的存在甚至愈演愈烈的局面。就单单看今年中超比赛中,裁判员们表现出来的执法水平确实要比往年低了不少,因为频繁出现漏判、误判,很容易就被俱乐部抓住把柄。
当然,也有些俱乐部,利用裁判整体形象差的致命弱点,只要觉得自己吃了亏,就大喊大闹。昔日威风凛凛的黑衣法官,现在已被普遍视为弱势群体。这一切,都是过去那些黑哨害的。中超执法水平创下新低,其实就是在为一度泛滥的黑哨还债。
中超几乎任何一个赛场,只要裁判判罚对主队不利,看台上基本都要响起“黑哨”的喊声,至于用国骂来问候裁判,更是家常便饭。我们不得不承认,裁判也是人,尤其在中国这类社会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在国际赛场上没有中国裁判,从侧面判断出中国裁判的水平。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在一场比赛中,假如一方得到了点球,或者得到了很有利的判罚,那么接下来大部分中超裁判都会“从人情角度”对另一方的队伍所谓的照顾一点,所以基本上当比赛结束后,中超裁判往往是两面不讨好。 ?当然中超裁判别的硬伤也很多,比如对越位的判罚,赛后经常有争议,比如比赛尺度掌握不好,出牌不果断,导致国家队到国际比赛中往往动作过大,吃了不少亏。以至于往往到了中超关键的比赛场次中,各大俱乐部都会申请外籍裁判员,这也就印证了中超裁判员的水平。
下赛季中超将使用视频助理裁判是真的吗?
10月12日下午,中国足协发布了题为《中国足协聘请外籍裁判执法中超收官阶段关键场次》,文中提到视频助理裁判将进入中超联赛,在本赛季末的部分场次进行试点,并在2018赛季投入使用。
文中提到:“提升裁判执法能力,是中国足协联赛工作的重点。邀请外籍高水平裁判执法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关键场次中的判罚准确性,更为我国本土裁判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2017年,中国足协不断加强专业培训、重视监督考核,设立职业裁判、并尝试创新引入技术手段,探索加速提升本土裁判水平的新模式。现阶段,中国足协已与国际足联、国际足球理事会启动合作,推动裁判最新技术和执法手段——视频助理裁判进入中超联赛赛场,在本赛季末部分场次进行率先试点,并在2018赛季投入使用。”
视频助理裁判系统目前已在联合会杯、英超、德甲和K联赛中使用,该技术的引入有利于提高判罚的准确性。
视频助理裁判进入中超联赛赛场,必将减少纠纷,提高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