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朝体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体育赛事

文章内容

阿尔及利亚对安哥拉,阿尔及利亚对安哥拉比赛直播

tamoadmin 2024-06-06
1.非洲国家排名(非洲国家排名前十名)2.评述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及其发展3.即将去非洲做工程 求非洲各个国家的介绍习俗 禁忌 饮食习惯 特殊习惯 风景?4.世界殖

1.非洲国家排名(非洲国家排名前十名)

2.评述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及其发展

3.即将去非洲做工程 求非洲各个国家的介绍习俗 禁忌 饮食习惯 特殊习惯 风景?

4.世界殖民体系是怎样瓦解的

5.西方国家对非洲殖民时,是欧洲国家分别殖民非洲哪些国家?

6.非洲用什么币种

阿尔及利亚对安哥拉,阿尔及利亚对安哥拉比赛直播

目前只有三个国家人均GDP高于中国,塞舌尔、赤道几内亚共和国、毛里求斯,都是很小的国家:

1、塞舌尔共和国。陆地面积455.8平方公里,人口不到10万。2017年,塞舌尔的人均GDP为15505美元美元(百度百科数字),在非洲排名第一,在全球排名49位,是非洲国家中唯一挤进全球50强的国家。高过2017年中国的人均GDP:8665美元(百度百科数字)。

塞舌尔属于岛国,风景旖旎,全境50%以上地区被辟为自然保护区,素有“旅游者天堂”的美誉。因此,每年都有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撑起了塞舌尔旅游产业的一片天地。数据显示,这些来自全球的游客,每年可共和国为塞舌尔带来1亿多美元外汇收入。

2、赤道几内亚共和国。陆地面积2.8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122万(2016年)。2017年,赤道几内亚人均GDP:11457美元(百度百科数字),高过2017年中国的人均GDP:8665美元(百度百科数字)。

赤道几内亚的经济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的出口产品是可可,其次为咖啡。该国长期以来被列入世界最不发达国家名单,但是1996年在赤道几内亚领海内发现了大量石油资源,此后该国经济快速增长,被誉为“非洲之星”。但是,绝大多数石油收入被政府要员及执政集团掌握。

3、毛里求斯共和国。国土面积 2040平方公里,人口126万。2016年的人均GDP为9628美元(百度百科数字),世界排名65位。高过2017年中国的人均GDP:8665美元(百度百科数字)。

位于非洲东部、印度洋西南方。毛里求斯四面临海,盛产海鲜。特别是金枪鱼,很受消费者喜欢。不过,后来眼看渔业资源越来越少,供不应求了,毛里求斯只好采取措施,避免过量捕捞。现在毛里求斯每年还要进口大量的海鲜。

毛里求斯是非洲少有的发达富国,拥有相对富裕的生活和较为发达的经济,被称为“非洲瑞士”。

扩展资料:

2017年世界人均GDP排名(世界银行版本)

中国人均GDP以8827美元排在第74名,成绩还可以啦,毕竟养活全球差不多1/6的人口。中国澳门这几年发展很快有排在第二位的优异表现,中国香港依旧很有实力排名第16。中国台湾发展放缓,但仍旧排名第34名,比石油富国沙特要好一点。

排名前十的基本都是发达国家,北欧国家人均GDP最高,卢森堡以10万多美元排在第一。美国不仅GDP总量大,人均GDP也高。世界平均人均GDP为10714美元。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百度百科-塞舌尔

百度百科-毛里求斯

百度百科-赤道几内亚

非洲国家排名(非洲国家排名前十名)

答案中尼日利亚是西非国家。

非洲大陆的国家有阿尔及利亚、埃及、埃塞俄比亚、安哥拉、贝宁、博茨瓦纳、布基纳法索、布隆迪、赤道几内亚、多哥、厄立特里亚、佛得角、冈比亚、吉布提、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加纳、加蓬、津巴布韦、喀麦隆、科摩罗、科特迪

瓦、肯尼亚等。

非洲的全称是阿非利加洲,是世界七大洲中面积第二大的大洲,总面积大约为3020万平方公里,大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0.4%。非洲大陆基本关于赤道对称,主要介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是一个热带大陆,气候终年高温。非洲是世界上沙漠气候分布面积最大的大洲,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沙漠地区气候干旱,不适宜谷物生产。非洲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为落后的大洲,在历史上多是欧洲国家的殖民地,多在二战后才取得独立。

1、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利亚,全称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是非洲北部马

格里布的一个国家。北部濒临地中海,东邻利比亚、突尼斯,东南和南部分别与尼日尔、马里和毛里塔尼亚接壤,西部和

摩洛哥相连。

2、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简称“埃塞俄比亚”,是一个位于非洲东北的国家。东与吉

布提、索马里毗邻,西同苏丹、南苏丹交界,南与肯尼亚接壤,北接厄立特里亚。

3、贝宁;

评述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及其发展

非洲国家综合实力排名

根据2006年的相关数据,总结出非洲国家综合实力排名的前五名,具体如下:

第一名,南非:国际影响力非洲第一

领土面积:122.1万平方公里;人口:5177万人

GDP总量:3500亿美元;人均GDP:6483美元

经济上在非洲拥有很高的生活水平,经济稳定。在国际上处于中等强国地位。资源丰富。工业体系全非洲最完善。2006年成人识字率82%,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占总人口约9.1%。

第二名,埃及

领土面积:100.2万平方公里;人口:9200万人。

GDP总量:2864亿美元;人均GDP:3304美元。

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非洲强国,国际公认属于中等强国。现役总兵力45万人。非洲军事实力第一。拥有相对完善的工业体系。大学高等教育平均入学率达32%。

第三名,尼日利亚

领土面积:93.4万平方公里;人口:17012万人。

GDP总量:5736亿美元;人均GDP:3298美元。

总兵力为8.5万人,其中陆军6.75万人,海军8000人,空军9500人。现有警察170万人。**业非常发达,仅次于美国、印度。位列世界第三。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全国21%的人口只受过小学教育,成年人36.7%为文盲。

第四名:阿尔及利亚

领土面积:238.2万平方公里;人口:3710万人。

GDP总量:2140亿美元;人均GDP:5532美元。

人民军正规部队13.05万人。其中陆军11万人,海军7500人,空军1万人,国土防空军3000人。准军事武装18.12万人。2006年阿人口贫困率不到6%。

第五名:安哥拉

领土面积:124.7万平方公里;人口:2070万人。

GDP总量:1285亿美元;人均GDP:5273美元。

极具潜力的发展中国家,2002年结束内战,目前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人均GDP:5273美元。总量:1285亿美元。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喻有非洲巴西之称。农业有“南部非洲粮仓”的美誉。全国实行免费医疗。非洲国家中艾滋病传染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人均预期寿命为51.1岁。8年制义务教育。

非洲,全称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西部,欧洲以南,亚洲之西,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纵跨赤道南北,面积大约为302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总陆地面积的20.4%,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时也是人口第二大洲。

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阔,海拔在500米-1000米的高原占非洲面积的60%以上,有“高原大陆”之称。海拔2000以上的山地高原约占非洲面积5%。低于海拔200米的平原多分布在沿海地带,不足非洲面积的10%。非洲大陆平均海拔为650米。

非洲是世界古人类和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公元前4000年便有最早的文字记载。非洲北部的埃及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

自1415年葡萄牙占领休达,欧洲列强开始进行对非洲殖民统治,约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达到巅峰,约有95%非洲领土遭到列强瓜分,资源长期遭到掠夺。1847年后殖民地陆续独立,而非洲独立年则象征非洲脱离列强统治,非洲殖民时代结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非洲

非洲有哪些国家组成?各首都是哪里

非洲有53个国家和6个地区,分别是:

北非:

1.埃及

2.利比亚

3.苏丹

4.突尼斯

5.阿尔及利亚

6.摩洛哥

7.亚速尔群岛

8.马德拉群岛

东非:

1.埃塞俄比亚

2.厄立特里亚

3.索马里

4.吉布提

5.肯尼亚

6.坦桑尼亚

7.乌干达

8.卢旺达

9.布隆迪

10.塞舌尔

中非:

1.乍得

2.中非

3.喀麦隆

4.赤道几内亚

5.加蓬

6.刚果共和国

7.刚果民主共和国

8.圣多美及普林西比

西非:

1.毛里塔尼亚

2.西撒哈拉

3.塞内加尔

4.冈比亚

5.马里

6.布基纳法索

7.几内亚

8.几内亚比绍

9.佛得角

10.塞拉利昂

11.利比里亚

12.科特迪瓦

13.加纳

14.多哥

15.贝宁

16.尼日尔

17.加那利群岛

南非:

1.赞比亚

2.安哥拉

3.津巴布韦

4.马拉维

5.莫桑比克

6.博茨瓦纳

7.纳米比亚

8.南非

9.斯威士兰

10.莱索托

11.马达加斯加

12.科摩罗

13.毛里求斯

14.留尼旺

15.圣赫勒拿

扩展资料:

非洲,全称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西部,欧洲以南,亚洲之西,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纵跨赤道南北,面积大约为302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总陆地面积的20.4%,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时也是人口第二大洲。

非洲大陆东至哈丰角,南至厄加勒斯角,西至佛得角,北至吉兰角。

非洲54个国家名单

非洲54个国家名单如下:

阿尔及利亚、埃及、埃塞俄比亚、安哥拉、贝宁、博茨瓦纳、布基纳法索、布隆迪、赤道几内亚、多哥、厄立特里亚。

佛得角、冈比亚、刚果、刚果、吉布提、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加纳、加蓬、津巴布韦、喀麦隆、科摩罗、科特迪瓦、肯尼亚、莱索托、利比里亚、利比亚、卢旺达。

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里、毛里求斯、毛里塔尼亚、摩洛哥、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南非、南苏丹、尼日尔、尼日利亚、塞拉利昂、塞内加尔、塞舌尔、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斯威士兰。

苏丹、索马里、坦桑尼亚、突尼斯、乌干达、赞比亚、乍得、中非。

非洲国家面积排名

非洲国家面积排名:

第1名。阿尔及利亚,面积为2381741平方公里。

第2名。刚果,面积为2345409平方公里。

第3名。苏丹,面积为1886068平方公里。

第4名。利比亚,面积为1759541平方公里。

第5名。乍得,面积为1284000平方公里。

第6名。尼日尔,面积为1267000平方公里。

第7名。安哥拉,面积为1246700平方公里。

第8名。马里,面积为1240192平方公里。

第9名。南非,面积为1221037平方公里。

第10名。埃塞俄比亚,面积为1104300平方公里。

非洲最安全的国家排名是怎么样的?

非洲最安全的国家排名:埃及,加蓬,南非。

1、埃及。

埃及是中东人口最多的国家和非洲人口第二大国,在经济、科技领域方面长期处于非洲领先态势。也是非洲大陆第三大经济体。其各项重要产业,如旅游业、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有着几乎同等的发展比重。埃及也被认为是一个中等强国,在北非、中东和伊斯兰信仰地区尤其有广泛的影响力。

2、加蓬。

蓬多政党制度和一部新民主宪法旨在主张选举过程更加透明化,并且对许多的政府机构进行了改革。低人口密度加上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外国的个人投资帮助加蓬成为区域内最繁荣的国家,其人类发展指数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里最高的。加蓬的主要出口贸易伙伴是美国、中国和俄罗斯,而进口来源国主要是法国。

3、南非。

南非是非洲的第二大经济体,国民拥有较高的生活水平,经济相比其他非洲国家相对稳定。南非财经、法律、通讯、能源、交通业较为发达,拥有完备的硬件基础设施和股票交易市场,黄金、钻石生产量均占世界首位。深井采矿等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国际事务中南非已被确定为一个中等强国,并保持显著的地区影响力。

非洲发达国家有哪些?

非洲的发达国家有南非、埃及和尼日利亚,非洲国家综合实力排名最靠前的三个国家综合国力排名如下:

非洲第一强国:南非。国际影响力非洲第一。领土面积:122.1万平方公里。人口:5177万人。GDP总量:3500亿美元;人均GDP:6483美元。在非洲拥有很高的生活水平,经济稳定。在国际上处于中等强国地位。资源丰富。工业体系全非洲最完善。

第二名:埃及。领土面积:100.2万平方公里。人口:9200万人。GDP总量:2864亿美元;人均GDP:3304美元。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非洲强国,国际公认属于中等强国。现役总兵力45万人。非洲军事实力第一。拥有相对完善的工业体系。大学高等教育平均入学率达32%,生活水平还可以。

第三名:尼日利亚。人口第一,经济总量第一,但非常不安全、顾排名第三。领土面积:93.4万平方公里。人口:17012万人。GDP总量:5736亿美元;人均GDP:3298美元。总兵力为8.5万人,现有警察170万人。非洲第二石油国,世界第十。天然气非洲第一,世界第八。

南非简介:

南非地处南半球,具有"彩虹之国"之称号,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它的东、南、西三面被印度洋和大西洋环抱,陆地上邻居与纳米比亚、博茨瓦纳、莱索托、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和斯威士兰接壤。

南非是非洲第二大经济体,国民拥有很高的生活水平,南非的经济相比其他非洲国家是相对稳定的。非洲第一大经济体是尼日利亚,2019年的GDP超过4000亿美元,而南非3700亿美元左右,但尼日利亚有1.9多亿人口,南非人口较少,因此人均GDP的世界排名比尼日利亚高。

即将去非洲做工程 求非洲各个国家的介绍习俗 禁忌 饮食习惯 特殊习惯 风景?

60年代初形成的不结盟运动,坚持独立自主、非集团的原则、坚持和平、中立、

不结盟的宗旨、坚持反帝、反殖的方向,增强了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在当

代历史上,不结盟运动是争取世界和平和稳定,为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而斗

争的一支重要力量。

不结盟运动的产生

不结盟运动所以能在本世纪60年代初兴起是国际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世界反法

西斯力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觉醒,民族解放

运动和各国人民反帝、反殖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中国革命的胜利和1955年万隆会议的

召开,把亚、非民族解放运动推向了新的高潮。自战争结束至60年代初期,有40多个

国家先后摆脱殖民枷锁赢得独立。仅196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就有17个国家宣告独立,

形成了著名的“非洲独立年”。这些新独立国家大都选择了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发

展道路。另一方面,老殖民主义者力图保住自己的殖民利益;而美国则乘机填补“真

空”,推行新殖民主义政策。新老殖民主义的矛盾尖锐化、表面化。与此同时,正在

兴起的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也在同美国争夺亚、非、拉广大的中间地带。大国之间这

种争夺势力范围的斗争,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安全形成越来越大的威胁。

在这种形势下,一些有声望和有影响力的独立国家的领袖,如铁托、尼赫鲁、纳赛尔、

苏加诺、恩克鲁玛等逐渐形成了共同的或近似的国际意识,主张参与国际事务,推动

第三世界各国政治和经济的联合,为反对新老殖民主义、反对大国干涉、保卫世界和

平而斗争。

不结盟运动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发展起来的,而不结盟思想的形成和不结盟运

动的酝酿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期。如前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生的最

大变化之一就是亚、非一系列国家取得了独立,为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力量的凝聚创

造了新的国际环境。美帝国主义的世界霸权的衰落,则为亚、非国家摆脱美、苏冷战

和两大阵营对峙局面,开展集团外交奠定了基础。在此形势下,铁托、纳赛尔、尼赫

鲁于1956年7月18至19日在南斯拉夫的布里俄尼岛举行政治会晤。7月20日,3 国领导

人发表一项《联合声明》。《声明》反对把“世界分成强有力的国家集团”,提出“

应该建立世界规模的集体安全”,“应该继续并且鼓励奉行不同政策的各国领袖之间

的接触和意见交换”。其后,经过几年的酝酿和讨论,在1960年第15届联合国大会期

间,铁托、纳赛尔、尼赫鲁、恩克鲁玛和苏加诺在纽约会晤,协商召开不结盟会议事

宜。这5个国家的***被称为“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

1961年 2月至6月,铁托访问非洲9个国家,提出关于举行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的

建议。在铁托和纳赛尔的积极努力下,由埃及、南斯拉夫、印度、印度尼西亚、阿富

汗5国发起(后来它们被称为“不结盟运动的发起国”),1961年6月间在埃及首都开罗

召开了由20个国家的代表参加的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的筹备会议。这次会议规定了参

加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的5项标准:

1.被邀请国必须执行以和平共处和不结盟为基础的独立政策,或者表现出与这一

政策相一致的倾向;

2.被邀请国必须一贯支援民族独立运动;

3.它们不得是参与两大阵营纠纷的集体军事条约(军事同盟)的成员;

4.它们不得是有大国参加的、卷入两大阵营纠纷的区域性防御条约或双边条约的

成员;

5.被邀请国不得赞成在其领土上为两大阵营之一的利益建立军事基地。

关于参加不结盟运动的 5项规定,使万隆精神从深广方面得到发扬。筹备会议决

定于1961年9月正式召开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同年 9月1日至6日,首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

举行。25 个国家作为正式成员参加会议,3个国家作为观察员列席会议。会议通过了

《不结盟国家的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宣言指出:“只有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新

殖民主义的各种表现形式都被消除……之后,持久和平才能实现”;不结盟国家“决

意协同作出努力来制止各种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的一切形式和表现”;它宣布

与会各国全力支持阿尔及利亚、安哥拉、突尼斯、古巴以及其他为争取和维护民族独

立而斗争的各国人民。宣言要求各大国签订全面彻底的裁军条约,以缓和国际紧张形

势;认为“现在的军事集团……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不结盟国家应该参与有

关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问题的解决。宣言要求消除殖民主义遗留下来的经济不平

衡状态,废除国际贸易中心的不等价交换,稳定原料和初级产品价格;并建议立即建

立联合国基本发展基金。宣言还要求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会议

决定把这个宣言送交联合国。

首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举行,标志着独立于美苏之外的第三种国际政

治力量即不结盟运动的形成。这一运动的形成和发展与整个国际斗争格局的演变同步

进行,推动了国际政治力量由美苏两极向多极化方向转化。不结盟运动所确立的不结

盟、独立自主的原则和反帝、反殖的立场,以后受到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国家的承认

和支持,从而促进了第三世界的兴起和壮大。

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不结盟运动形成以后,自1961年至1983年先后召开了 7次首脑会议。它们在反对

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促进亚非拉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在反对霸权主义、

国际强权政治和集团政治,维护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平等地位;在反对超级

大国侵略和战争政策,保卫世界和平和各国安全;在改革旧的国际经济关系,建立国

际经济新秩序等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1964年10月5日至10日,第2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

有47个成员国的代表团、10个国家和两个组织的观察员参加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关

于不结盟运动的下列策略原则:

1.争取解放仍然处于附属地位的国家,消灭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

2.尊重各国人民的自决权,谴责使用武力阻挠这一权利的行使;

3.反对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政策;

4.和平共处;

5.尊重各国主权及领土完整;

6.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原则不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解决争端;

7.全面彻底裁军:和平使用原子能,禁止一切核武器试验,建立无核区,防止扩

散核武器和取消一切核武器;

8.反对军事条约,反对在外国驻军和建立军事基地;

9.执行联合国决议,使联合国有效地发挥职能;

10.推动经济发展和加强合作;

11.进行文化、科学、教育合作。

这11条策略原则,在一定意义上是整个不结盟运动的宗旨。它们在以后历届会议

中多次被重申,并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作出了相应的决议。这次会议还遵循上述策略

原则,通过了《和平和国际合作纲领》。与会的不结盟国家就反帝、反殖和保卫世界

和平问题表示了共同的立场。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

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殖民地人民可以正当地使用武力来充分运用他

们的自决权和独立权”;“与会国保证……齐心协力给正在进行反对殖民主义和新殖

民主义的各国人民提供一切道义上、政治上或物质上的一切必要的援助和支持”。纲

领要求取消外国军事基地,消除核威胁,停止军备竞赛。

1970年9月8日至10日,第 3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举

行。参加会议的有54个成员国;8个国家和8个组织作为观察员出席了会议。会议通过

包括《关于和平、独立、发展、合作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卢萨卡宣言》、《关于不结

盟和经济进步的宣言》等一系列文件。

在前两次首脑会议上,与会者的主要矛头是针对老牌的帝国主义,要求“最后结

束殖民主义”,随后又转向美国的新殖民主义。进入70年代以来,由于美苏两国在第

3 世界的争夺日趋激烈,构成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主要威胁,从这次会议起,与会的不

结盟国家把斗争的主要矛头针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特别是指向美国的霸权主义。两

个超级大国受到指名或不指名的谴责。《卢萨卡宣言》第一次提出把世界分为“穷国

”和“富国”;指出:

“超级大国之间的恐怖均势没有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和平与安全”,“对别国内

政的干涉,施加政治和经济压力,使用武力和进行颠覆的威胁,这些做法都达到了令

人吃惊的程度,并成为经常的威胁”。宣言反对“大国垄断”国际事务;主张:“一

切主权国家都有权完全自由地决定自己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方面的发展道路

”。以卢萨卡会议为标志,不结盟运动开始向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斗争提出了公开的

挑战。

70年代大批新独立国家面临实现经济独立以巩固政治独立的严重任务。不结盟运

动在政治领域进行反殖、反帝、反霸斗争的同时,还必须在经济领域展开斗争。卢萨

卡会议成了这方面的转折点。会议通过的宣言指出,许多新独立的国家“仍然处在帝

国主义统治和新殖民主义的剥削下”,表示“争取实现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经济独立

”,已经是不结盟运动的刻不容缓的基本目标。

按照卢萨卡会议通过的不结盟运动的组织形式走向制度化,每隔 3年召开一次首

脑会议的决定,1973年9月5日至9日,第4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阿尔及利亚

首都阿尔及尔举行。参加会议的有75个成员国,10个国家和16个组织作为观察员、3

个国家作为来宾出席了会议。会议通过《在阿尔及尔举行的第 4次不结盟国家国家元

首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经济?宣言》、《经济合作行动纲领》、《关于民族

解放斗争的宣言》等一系列文件。在这次会议上决定成立部长级协调局。会议文件宣

布:“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不管它们是政治的、经济的还

是军事的”,并强调“穷国”和“小国”要团结起来,“打倒帝国主义、殖民主义、

种族主义、犹太复国主义和霸权主义”。

当时的苏联***勃列日涅夫在会前给本届会议主席布迈丁写信施加压力,指责

不结盟国家把世界分为“大国”和“小国”、“穷国”和“富国”的主张,不许把美

苏两国相提并论。阿尔及利亚公布了这封信,引起与会国家的强烈不满。会议不顾苏

联的压力,在会议文件中坚持“反对霸权”的正义立场,把矛头直接指向两个超级大

国。

1976年8月16日至20日,第5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

举行,参加的有 86个成员国,10个国家和12个组织作为观察员、7个国家作为来宾出

席了会议。罗马尼亚在多数成员国的支持下,以来宾身份参加会议。本次会议的一个

明显特点是强调了政治独立和经济独立的相互关系;通过《政治宣言》、《经济宣言

》、《不结盟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纲领》等文件。《政治宣言》宣告:“

不结盟运动是抗击各种形式和表现的帝国主义和其他各种形式的外国统治的一支要重

力量”;指出:“政治和经济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脱离政治来孤立地处理经济

事务,是错误的”。《经济宣言》强调:“争取政治独立……不能同争取经济解放的

斗争分离开来”;号召“不结盟国家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起,为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

序以结束富国和强国对付弱国和穷国的剥削而努力奋斗”。

第 6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是第一次在拉丁美洲国家召开的不结盟运动的

会议。它于1979年在古巴首都哈瓦那举行,参加会议的有95个成员国,12个国家的观

察员和 8个国家的代表以来宾身份出席了会议。由于会议的某些参加国特别是东道主

古巴受到苏联的影响,使不结盟运动内部产生了意见分歧。这次会议在 3个根本问题

上经历了尖锐的争论:一,不结盟运动应该坚持还是放弃其不结盟的概念和反帝、反

殖、反霸的宗旨;二,不结盟国家是否应该努力促使它们各国之间团结合作;三,不

结盟运动内部应该坚持民主协商的原则还是采取把少数国家的意志强加给多数国家。

在大多数国家的努力下,会议坚持了不结盟运动的非集团原则,维护了运动的团结,

否定了个别国家鼓吹苏联是不结盟运动的“天然盟友”的主张,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这次会议通过《政治宣言》等一系列决议,重申运动的以下原则:尊重所有国家

的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和社会自由发展;不结盟国家独立于大国或集团的争夺和影

响之外,反对参加军事条约和联盟;同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外国占领

和霸权作斗争;各国实现积极的和平共处;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在平等的基础上

发展国际合作;在殖民和外来统治下的各国人民有权实行自决和独立;支持民族解放

运动。

但是,不结盟运动的首批成员国之一的民主柬埔寨,受到越南的侵略,它的合法

性遭到古巴等国的否定,被剥夺了参加会议的权利。由于会议曾一度出现偏袒苏联对

外政策的气氛,缅甸代表中途退席,并宣布退出不结盟运动。

第7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于1983年3月7日至12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

出席的有101个成员国,10个国家和8个组织作为观察员、10个国家和16个组织作为来

宾出席了会议,使这次会议成为不结盟运动力量的一次空前大检阅。会议通过了《新

德里文件》、《政治宣言》、《经济宣言》、《经济合作行动纲领》、《集体自力更

生宣言》等一系列文件。这次会议坚持了不结盟运动的基本纲领和宗旨,较大程度上

拨正了自上届首脑会议以来出现的偏袒苏联的方向,重申支持不干涉主权国家内部事

务以及不允许对主权国家使用武力的原则,呼吁“外国军队”撤出阿富汗和柬埔寨,

并要求“全面重建国际秩序”,以扭转目前在世界上存在的“争夺势力范围、统治地

位和军备竞赛”的趋势。《经济宣言》强调不结盟国家要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继

续努力,并提出了加速“南南合作”的措施。

不结盟运动的特点

从1961年形成的不结盟运动,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具有以下3个特点。

一、政治上从和平中立到反帝、反殖,进而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60年代初,不结盟运动的思想基础比较复杂,有民族主义、和平主义和在大国间

搞平衡的实用主义,而发起国的共同思想则是在两大阵营和军事集团之间保持和平中

立。然而,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大批新独立国家主要是非洲国家成为不结盟运动

的生力军,它们举起反帝、反殖的旗帜,使运动在实践中突破了原先和平中立的框框。

在第1、第2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上,矛头主要指向法、英、葡等老殖民主义,要求

“立即无条件地、彻底地和最后废除殖民主义”。由于美国在战后推行新殖民主义政

策,终于把自己置于同第三世界国家尖锐对立的地位,不结盟运动的矛头指向了美国。

在以后各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上,美国均成为众矢之的,特别在非洲、中东、印支、

裁军、种族歧视等问题上,它一直受到不结盟国家的谴责。70年代以来,美、苏两个

超级大国在第三世界的争夺日益激烈。一些受到苏联霸权主义威胁的国家开始提出不

结盟运动不能只反对美国。1970年第 3次首脑会议通过的宣言把世界划为“穷国”和

“富国”,反对“大国”垄断国际事务,谴责“超级大国的恐怖均势”,实际上已将

美、苏相提并论。1973年第 4次首脑会议进一步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

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

压力”,首次提出了反霸原则。

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在以后历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上都受到严厉谴责。1976年

第 5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通过的《政治宣言》强调,帝国主义“会以新殖民主义形

式和霸权关系的方式继续存在”。许多国家在会上不指名地谴责苏联。在讨论建立“

印度洋和平区”问题时,美苏两国同样处于被指责的地位。会议《政治宣言》中专门

就印度洋和平区写了一章,谴责“大国”在印度洋的“争夺”。70年代中期,苏联支

持越南侵占柬埔寨,直接出兵入侵阿富汗。1981年 2月在新德里举行的不结盟国家外

长会议,在多数国家的要求下,通过一份要求从阿富汗和柬埔寨撤出外国军队的文件。

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还多次通过决议,要求美苏两国率先裁减军备。

由于不结盟运动坚持反对霸权主义,两个超级大国把不结盟运动看成是它们推行

扩张政策的障碍,力图破坏和分裂不结盟运动。早在不结盟思想刚刚兴起时,杜勒斯

攻击中立、不结盟政策是“不道德的和近视的”。美国和其他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不

结盟运动进行威胁利诱,指望它采取“亲西方的方针”。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鼓吹

自己是不结盟运动的“天然盟友”,力图把它纳入自己的轨道。但随着不结盟运动的

国际影响日益增强,苏联也加入攻击不结盟运动的行列。苏联报刊发表文章,指责不

结盟运动“成份不纯”,是“五花八门”的大杂烩;“抵制两个超级大国”并与之“

保持等距离”是“错误”的。苏联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分成“进步的”和“的”,

“持进步方向的政权”和“保守势力”,蓄意制造混乱,分裂不结盟运动。当对不结

盟运动攻击不灵时,苏联在70年代后期又把自己打扮成不结盟运动的“朋友和战友”,

提出不结盟国家同它结盟。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之一铁托在第 6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

议上针锋相对地回答说:“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在大

多数与会国的坚决斗争下,这次会议挫败了苏联的企图,通过了坚持不结盟、非集团

原则的《政治宣言》。在第 7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上,一向同苏联保持较密切关系

的甘地夫人也强调,“不结盟运动不存在什么天然敌人或天然盟友的问题”。

二、愈益重视和强调经济领域的斗争。

不结盟运动从它兴起之日起,就把国际经济领域的斗争作为其重要内容之一。随

着民族解放斗争的深入发展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不结盟国家愈来愈认识到发展民

族经济、争取国家经济独立的重要性。1970年第 3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宣言中经济

部分的章节超过了政治部分,明确指出:“发展中的国家被剥夺了享有平等……的权

利”,因此,“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争取经济独立”,仍然是不结盟运动的基本目

标之一。此后的各次首脑会议,经济问题被列为重要议程,为此专门发表宣言,提出

了自己的斗争目标和策略。

不结盟运动把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目标。第三世界国家在政治上独立后,

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还在不同程度上控制这些国家的经济命脉。它们通过不合理的国

际分工为基础的生产体系、贸易体系和货币金融体系,剥削和掠夺第三世界国家。它

们还转嫁经济危机。许多不结盟国家的经济和贸易状态严重恶化。它们认识到,要实

现“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的经济独立”,必须彻底改变旧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关系。

早在1964年第 2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上,就提出了建立“新的和公正的经济秩

序”的主张。1973年第 4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充分肯定了“七十七国集团”提出的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口号,把它作为不结盟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战斗

纲领,认为这是一种“新的全球发展战略”。这次会议通过的《经济宣言》号召第三

世界国家从掌握自然资源主权和确定原料价格着手,发展民族经济,争取经济解放。

在第4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主席布迈丁的倡议下,1974年第6届特别联大不顾美、苏

两个超级大国的阻挠,通过了《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和《行动纲领》。在第

5、第6两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宣言中,又提出了“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具体构想,

并强调“不管受到什么威胁和压制性的经济制裁,决心共同努力……达到这些目标”。

不结盟运动国家在考虑经济发展时,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强调了发展中国家

的集体自力更生,推进“南南合作”。1973年召开的第 4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上,提

出了集体自力更生思想,把加强不结盟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在全球谈

判中彼此协调立场,作为不结盟运动在经济领域中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1979年第 6

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宣言指出,发展中国家在互利基础上自力更生,加强合作,不

仅“可以加速它们的发展”,并将加强它们为实现国际经济新秩序同发达国家进行谈

判的实力。这次会议还通过了《加强发展中国家集体自力更生的哈瓦那政策性指导原

则》。在以上思想的指导下,1982年 2月首次“南南会议”在新德里召开,与会国大

多数是不结盟国家。

三、不结盟运动队伍不断扩大,并在组织上走向制度化。

不结盟运动在开始时是一个比较松散的国际性组织,它既无常设主持人,也没有

常设机构。会议不定期举行,第1次和第2次首脑会议相隔3年,第3次首脑会议拖了 6

年才开。这 6年中,由于一些国家发生政权更迭和帝国主义的挑拨离间,不结盟运动

缺乏生气,几乎停止了活动,最后在南斯拉夫等国的努力下,1970年才开成第 3次首

脑会议。此后,不结盟运动逐渐走向制度化,制定了一系列规定,开始具备一个正式

组织的特点。它规定每隔 3年召开一次首脑会议,由会议东道国***任首脑会议主

席,任期 3年。每届首脑会议主席为不结盟运动的发言人,可以代表不结盟运动向联

合国提出不结盟国家的决议;还分别建立了部长级协调局和驻联合国代表协商局,加

强了不结盟国家的经常性合作。

在60年代,参加不结盟运动的主要是亚、非国家,欧洲只有南斯拉夫,拉美只有

古巴。到1970年第 3次不结盟首脑会议时,成员国中的拉美国家还寥寥无几。1979年

第6次首脑会议时,非洲国家(除南非外)全部加入了不结盟行列,拉美国家增至 11个。

近年来,拉美许多国家独立自主的倾向有所发展。一股不结盟的热潮正的拉美兴起,

许多拉美国家纷纷要求参加不结盟运动。到1983年,已有119个国家(其中包括18个以

观察员名义的国家)加入不结盟运动。他们代表占全世界近一半人口的 20多亿人民,

占当年联合国158个成员国的3/4。不结盟运动作为第三世界最大的政治性国际组织,

已成为当代国际社会中强大而充满生气的政治力量,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显著

的作用。

世界殖民体系是怎样瓦解的

希望能帮上你忙,我打字打的好辛苦。。。

首先,安哥拉在西非,坦桑尼亚跟它纬度差不多,但在非洲东海岸,肯尼亚比较靠北了,卡塔尔、也门这不都到中东去了。。。

中东的国家比较热,肯尼亚比较穷,安哥拉的天气应该好一些。

其实,非洲跟中东的很多习俗之类的还是差很多的。

1.天气。先说去非洲要准备的。如果是工程的话,估计要待一阵儿,所以东西一定尽量带全,带齐。你说的帽子之类的当然应该有,像防晒霜之类的,因为赶上夏天,可能你出去半天就晒伤了。但是,如果你一去就半年,防晒霜也帮不了你了。。。很多时候穿长袖比穿短袖好,把自己罩住,不容易被晒伤。

2.疾病。说点儿具体的,去非洲很严重的就是各种流行病,你去之前要去打针,打疫苗,黄热病,流脑是比较基础的,不同国家还有不同要求

出去了要做好自身的防护。乱七八糟的地方还是别去为好~

非洲有很多蚊子之类的小虫,看似没什么大不了,但他们很容易携带特别多病毒,造成感染,所以自己一定要小心。出去前一定要带常用药,比如治痢疾的,肠胃炎的,头疼,感冒,发热的。很多高级宾馆里的水都能直接喝,但外出千万别随便喝水,细菌很多。。。

3.饮食。非洲的这几个国家还好,不太是穆斯林,所以吃上可能还好。条件好一些的地方,可能也是当地的饭和西餐相结合的,慢慢适应就能吃的惯了。出去可以多带点榨菜,那儿没有;鉴于你待的时间比较长,就不建议你带方便面了,除非你的包还有地方。

在非洲很多地方,吃饭不用桌椅,也不使刀叉,更不用筷子,而是用手抓饭。吃饭时,大家围坐一圈,一个饭盒和一个菜盒放在中间。每个人用左手按住饭盒或菜盒的边沿,用右手的手指抓自己面前的饭和菜,送入口中。此时,你会无所适从,甚至抓得满手沾饭,而非洲人自己抓饭、吃饭时个个动作干净利落。

客人吃饭时应注意的是,切勿将饭菜撒在地上,这是主人所忌讳的。饭毕,长者未离席时,晚辈要静坐等候;子女离席时,须向父母行礼致谢;客人则应等主人吃完后一道离开。

在非洲的不少地方,吃饭时有着严格的礼仪,甚至连牛羊鸡鸭的每个部位归谁吃都有规定。如在马里,鸡大腿当年长的男人吃,鸡胸脯肉归年长妇女吃;当家的人吃鸡脖、胃和肝;鸡的头、爪和翅膀由孩子们分食。

4.negro和black是禁句

美国黑人对Black一词并没有抗拒心理。可是,一听到有人呼他Negro(黑人之意,尤其指原藉非洲,被贩卖到美国做奴隶的黑人及其子孙),就勃然大怒。非洲人对Negro、Black二词不但有抗拒心理,而且不承认它的含意。强调肤色不同,在非洲是最大的禁忌。

5.拍摄。非洲人普遍认为相机对准某物,拍下镜头,某物的“精气”就给吸收殆尽,此事自是非同小可。人、房屋、家畜一律不准拍摄。观光客如想拍摄,之前最好向对方先打个招呼,获得同意之后再行动,以免被投石、被吊或挨一顿揍。

任何国家都有肮脏透顶、穷人群集的地区,世界首富的美国,亦不例外。你若在那些脏乱地区兴致淋漓的拍照,跟你同行的当地人就会提出抗议,甚至不肯当你的向导。

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最不喜欢自尊心受损,这是身为观光客务必认清的事实。一见落后的景象就想拍照留念,这无异在找人家的渣儿,如此欠考虑的行为,还是不做为妙。

6.打招呼。非洲流行的招招呼方式——举起右手、手掌向着对方、目的是表示“我的手并没有握石头。”显然,它是在表明:“没有武器”这个习俗,自古在世界各地普遍地被采用,只不过样式稍微不同而已。它可以说是友好的象征。

跟当地人交谈或碰面的时候,可不能目不转睛地瞪看对方,这么做,对方一定大感不悦。

在非洲,握手时如果握得有气无力,被称为是“礼貌不周”。握手有气无力,表示虚与委蛇,毫无诚心,他们会生气的。尤其在阿尔及利亚,握手是愈用力愈受尊敬。他们认为,用力的程度跟对方好意的程度是成正比的,最好握得他们手都感到麻木叫痛。

中东的条件可能会比非洲好一些,会显得发达些,上述注意事项以外,还应该适当注意当地的风俗。

1.饮食禁忌

信奉伊斯兰教,犹太教的人不吃猪肉,犹太教牛肉可以吃,但必须有犹太教牧师在场之下宰杀出来的牛,且被宰杀的牛不能太痛苦的情况下才可以供人吃食。他们还有一些禁忌:牛肉和牛奶不可以同时烹任,也不可以两者同食。没有鱼鳞的鱼类,亦在禁吃之列。

2.不能双手交叉着说话

说话或跟对方面对面的时候,在中东、近东诸国有个习惯:不可以双手交叉。在利比亚,你若搬出这一套,会被认为你在侮辱对方。其实,在任何国家,双手交叉着说话,都被视为“态度傲慢”,或是“不礼貌”。在中东、近东地区只是把这看得比较尖锐,认为是一种“侮辱”,或是有意“挑战”。

3.光说一句“抱歉”并不能了事

在中东,如果犯了什么错误,光说一句“抱歉”,往往不能就此了事。一犯了错,你必须思路清晰地说出犯错的原因,然后跟对方讨论、沟通。如果省掉这一点,只想用一句“对不起”来打发过去,你会招来对方的轻视。为了一件事,你该把之所以如此的理由搬出来,除非对方彻底了解,否则寸步不让——这也可以说是彼此尊重。

4.不要穿着太暴露和鲜艳,女士不要裸露太多皮肤。

还有好多诸如见面打招呼呀,给小费之类的细节问题;总之,就是要结合当地的风俗吧,很快能适应的。准备越充分越好~

西方国家对非洲殖民时,是欧洲国家分别殖民非洲哪些国家?

1990年3月,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历史使命的完成及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历史的结束。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

纳米比亚在15-18世纪,荷兰、葡萄牙、英国等殖民者先后入侵。1890年被德国占领。1960年西南非洲人民组织成立,开始进行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1966年联合国大会根据西南非洲人民的决定将“西南非洲”更名为“纳米比亚”。

1990年3月21日实现独立,成为非洲大陆最后一个获得民族独立的国家。

扩展资料

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

1、在亚洲,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由于帝国主义在亚洲激烈地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使亚洲各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9世纪末列强把亚洲分割完毕,中国没有逃脱这场噩运。

2、在非洲,15—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相继侵入非洲,此后几百年间给非洲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从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晚期,欧洲冒险家到非洲内地探险达到200次。

这些探险为帝国主义最后瓜分非洲铺平了道路。1885年2月帝国主义召开分赃会议,签署柏林会议《总议定书》,标志着瓜分非洲高潮的到来,到19世纪晚期,帝国主义几乎使整个非洲被瓜分完毕。

3、在拉丁美洲独立后,英、美、法、德等资本主义列强纷纷采取经济、政治和军事手段,对拉美各国进行渗透。并展开争夺拉美的角逐,以英美最为激烈。

1823年美国提出“门罗宣言”;1889年又建立“美洲共和国联盟”;1898年美西战争揭开美国向拉美全面扩张的序幕。随后,美国交替推行“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的政策,加紧侵略和控制拉美地区。

百度百科-世界殖民体系

非洲用什么币种

分别是英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

1、法国的殖民地有:贝宁、科特迪瓦、科摩罗、吉布提、阿尔及利亚、几内亚、布基纳法索、摩洛哥、马达加斯加、马里、毛里坦尼亚、尼日尔、塞内加尔、乍得、突尼斯、加蓬、刚果(布)、中非。

2、英国的殖民地有:南非、博茨瓦纳、津巴布韦、埃及、加纳、肯尼亚、莱索托、毛里求斯、马拉维、尼日利亚、冈比亚、苏丹、塞拉里昂、英属索马里、斯威士兰、塞舌尔、乌干达、赞比亚。

3、德国的殖民地有:坦桑尼亚、纳米比亚、喀麦隆、多哥、布隆迪、卢旺达。

4、比利时只有一块殖民地刚果(金),但这一块殖民地就有235万平方公里。

5、意大利的殖民地是:厄立特里亚、利比亚、意属索马里。

6、葡萄牙的殖民地是:安哥拉、莫桑比克、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7、西班牙的殖民地是:西撒哈拉、赤道几内亚、摩洛哥北部沿海地区及南部一小块。

扩展资料:

英国对殖民地的统治方式与法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德意志帝国、意大利和比利时等殖民国家不同。法、西、葡、荷、德等国采取直接统治的方式,尽力将殖民地在政治和经济上与宗主国结为一体,大力灌输宗主国的文化与生活方式。

以便同化尽可能多的非洲人,或者至少也要使被统治民族对统治民族紧密产生密切的认同感。当地的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几乎得不到保存,当地语言在教育系统中很少应用。

这些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使殖民地国家的受教育阶层(通常是当地的上等富有阶层)感到自己的命运与宗主国休戚相关,并摈弃土著生活方式。这种做法导致殖民地人民出现分化,独立后往往不能保持政治上的稳定。

百度百科—殖民地

非洲有几十个国家,货币也并没有完全统一。

赞比亚 克瓦查

事实上,虽然美元盛行,但是基本上每个非洲国家都有自己的官方货币,其货币单位也不尽相同,而且与其殖民国家密切相关,最突出的就是非洲法郎。

非洲法郎(FCFA)即为“非洲法国殖民地法郎(Colonies françaises d’Afrique)”。在非洲各国相继独立后,出现了两个法郎区,各区对法郎的定义也不一样。

在西非经货联盟内,人们称FCFA 为“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Communauté financière d’Afrique)”,简称为西非法郎。使用西非法郎的国家有布基纳法索、贝宁、多哥、几内亚比绍、科特迪瓦、马里、尼日尔和塞内加尔8个国家。

贝宁 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

而“中部非洲金融合作法郎“Coopération financière en Afrique centrale)”则是中非经济共同体国家银行发行的一种货币,简称中非法郎(Central African CFA franc)。使用中非法郎的国家一共有6个,包括赤道几内亚、刚果共和国、加蓬、喀麦隆、乍得以及中非共和国。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中非法郎和西非法郎等值,但是两者互不流通。

布隆迪 法郎

此外,一些曾属于法国和比利时殖民地的国家,其官方货币也叫法郎,包括几内亚、吉布提、卢旺达、布隆迪、科摩罗,其中科摩罗也属于非洲法郎区。

马达加斯加原来的法定货币是马达加斯加法郎,2005年1月1日起转用阿里亚里(Malagasy ariary)。

乌干达 先令

先令,是英国的旧辅币单位,旧时英国的多数殖民地也用相同的货币单位,如肯尼亚、索马里、乌干达、坦桑尼亚的货币单位都是先令。

利比里亚 元

第纳尔的名字来自于罗马帝国一种被称为Denarius的银币,以第纳尔为货币单位的非洲国家有利比亚、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卢比一词意为“银币”,毛里求斯和和塞舌尔使用该货币名称。

津巴布韦和利比里亚的货币单位和中国一样,都是“元”。埃及和苏丹两个北非国家的货币单位则是“镑”。

毛里求斯 卢比

此外,也有一些非洲国家的货币单位名称读起来给人的感觉怪怪的,它们来源于本国的地理或文化等其他元素。

塞拉利昂 利昂

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比尔

安哥拉:宽扎

博茨瓦纳:普拉

厄立特里亚:厄立特里亚纳克法

佛得角:埃斯库多

冈比亚:达拉西

刚果民主共和国:扎伊尔

加纳:塞地

莱索托:洛蒂(复数为马洛蒂)

马达加斯加:阿里亚里

毛里塔尼亚:乌吉亚

摩洛哥:摩洛哥迪拉姆

莫桑比克:梅蒂卡尔

南非:兰特

尼日利亚:奈拉

塞拉利昂:利昂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多布拉

斯威士兰:里兰吉尼

赞比亚:赞比亚克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