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朝体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体育播报

文章内容

拉尔夫桑普森无法承受之重,拉尔夫桑普森技术特点

tamoadmin 2024-06-07
1.“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是什么意思,2.《生命不可承受之轻》读书笔记(更新中)3.**|《布拉格之恋》——轻重不可解4.轻与重哲学思辨-《

1.“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是什么意思,

2.《生命不可承受之轻》读书笔记(更新中)

3.**|《布拉格之恋》——轻重不可解

4.轻与重哲学思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5.《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还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6.赏析 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

7.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1000字

拉尔夫桑普森无法承受之重,拉尔夫桑普森技术特点

“轻”指代人的精神,“重”指代人的肉体。

这句话意思是:人生的诸般苦事:如压迫、压抑、被侮辱与被损害、荒诞的遭遇、饥饿等一系列导致人精神或肉体痛苦、难忍的事情看似轻如鸿毛的事情,却让人难以承受。生命如此单薄轻微,无法承载过重的负担。

1、出处

此句来自捷克裔法国作家米兰·昆德《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拉于1984年所写的小说。小说的背景设在布拉格,内容涉及相当多的哲学观念。米兰·昆德拉借此奠定了他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在世作家的地位。

2、简介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全世界公认最受欢迎的畅销书,昆德拉最受欢迎并获得好评最多的作品,也是昆德拉的才华得到集中体现的一部作品。《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描述了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时期,民主改革的气息演变成专横压榨之风潮,普通知识分子命运多舛的复杂故事。

小说描写了托马斯与特丽莎、萨丽娜之间的感情生活。但是,它绝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说,小说从“永恒轮回”的讨论开始,把我们带入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比如,轻与重,比如,灵与肉,它带领着我们思考——什么才是人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意蕴深远,读它,你能领悟到智慧的力量,但又绝不枯燥。

3、赏析

昆德拉从一两个关键词以及基本情境出发构成了小说的人物情节,他以一个哲人的睿智将人类的生存情景提升到形而上学的高度加以考虑、审查和描述;由此成功地把握了政治与两个敏感领域,并初步形成了“幽默”与“复调”的小说风格。

4、作者简介

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小说家,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自1975年起,在法国定居。长篇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不朽》,以及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是以作者母语捷克文写成。而他最新出版的长篇小说《慢》、《身份》和《无知》及随笔集《小说的艺术》和《被背叛的遗嘱》是以法文写成。《雅克和他的主人》系作者戏剧代表作。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是什么意思,

不能承受之重的“重”泛指,人生的诸般苦事:如压迫、压抑、被侮辱与被损害、荒诞的遭遇、饥饿等一系列导致人精神或肉体痛苦、难忍的或抽象或具体的事物。

出处:有一本外国的小说,叫《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在这颗蔚蓝的星球上,什么是传奇?是主宰命运的英雄,是使天地色变的霹雳,是令人神往的秘境,是无法磨灭的记忆,是人迹罕至的奇景,是社会变迁的光怪陆离?

历史如同一张巨大的网,每一事件都与无数种可能交错,我们深陷其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真相是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有勇气穿越历史的迷雾,沐浴晴朗。

总有一些人物影响着历史,总有一些事件成就了某人,他们的言行是对历史最真实的演绎。他们曾经光鲜夺目,秀韵多姿;他们曾经飞扬跋扈,显赫一时;他们曾经一言九鼎,位高权重;他们曾经愤世嫉俗,玩世不恭;如今他们中的一些虽早已离开世间,却走不出光阴的痕迹。新闻、绯闻、真相、谜团,将成为历史永存。这些舞蹈天地间的灵魂,时至今日,历久弥新。

《生命不可承受之轻》读书笔记(更新中)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意思是:生命中有太多事,看似轻如鸿毛,却让人难以承受; 生命因为能够背负起许多重量而显得有意义,如果一个人变得轻而又轻,就会觉得人生毫无意义,这是生命所不能够承受的。昆德拉揭示了人类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轻,但他和我们一样,无力解决这个问题。

不能承受之重的“重”泛指,人生的诸般苦事:如压迫、压抑、被侮辱与被损害、荒诞的遭遇、饥饿等一系列导致人精神或肉体痛苦、难忍的或抽象或具体的事物,超过了生命可以承受的度。

扩展资料

《生命中无法承受之轻》的作者米兰·昆德拉解释说“有些事只发生一次,而只发生一次的事,根本上就从未发生过,这便是生命中的轻了”;生命中的重,指的是那些一次次浮现,又一次次让你感知人性的脆弱和自身的渺小的事物。通常这句话是被用来形容人生的悲剧、厄运的降临之类。

《生命中无法承受之轻》描写了托马斯与特蕾莎、萨丽娜之间的感情生活。但是,它绝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说。是米兰.昆德拉的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作品开头以永恒轮回的话题展开,谈论了轻与重、灵与肉等一些值得思考的哲理性问题。

昆德拉在《生命中无法承受之轻》中写道:最沉重的负担压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在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人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

负担越重,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真切存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布拉格之恋》——轻重不可解

2019.12.30

(这本书被我压箱底很久了,大学室友毕业时丢下的,我捡了回来。一起捡回来的还有好几本,开始准备慢慢读。)

即使没看过书,肯定也听过书名,我从小学的时候就听过,很熟悉。但我从不知道这是一本什么书,奇怪的是,这本上海译文版也没有前言。

翻开书,开篇像散文,像哲学书,说着一些晦涩难懂的哲学理论。

“正因为史书上谈及的是一桩不会重现的往事,血腥的岁月于是化成了文字、理论和研讨,变得比一片鸿毛还轻,不再让人惧怕。”

“与的这种和解,暴露了一个建立在轮回不存在之上的世界所固有的深刻的道德沉沦,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预先被谅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地许可了。”

“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究竟是轻好,还是重好?

翻开了下一节,我惊异地发现,这居然是一部小说。

托马斯偶然认识了一个姑娘特蕾莎,在见到她的第二面时,她发烧了。那时托马斯萌生了一种,“她一死他自己也不能再活下去”的想法。托马斯不知道这是不是爱情?他想让她留下来,但这份责任让他害怕。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

“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好像一个演员没有排练就上了舞台。如果生命的初次排练就已经是生命本身,那么生命到底会有什么价值?”

托马斯是离过婚的人,他认为单身才是真正的自在,他不允许自己有感情投入,只能当露水情人,甚至不允许自己和一个女生共睡一夜,下半夜就要把人家送回去。

这也解释了之前托马斯为什么一直怀疑自己对特蕾莎的爱,不敢去承担那份爱。

但特蕾莎的出现改变了他的心境,打破了他的原则,在她生病的那天两人一起睡了一夜。他开始期待见到她,想他们见面前她在干什么,恨不得马上见到她。

托马斯有个儿子,离婚时儿子跟了母亲。托马斯在与孩子母亲的交涉中觉得累了,不想负担孩子的教育,不想承担一个父亲的责任,于是他放弃了与儿子的联系。他的父母同样也放弃了他。

“父母都谴责他,申明如果托马斯拒绝把儿子放在心上,那他们,作为托马斯的父母,也同样不会再关心自己的儿子。”

于是,他“让自己从妻子、儿子、母亲和父亲处脱了身”。他把自己从所有的“媚俗”关系中解脱。

特蕾莎来到了他的城市工作,他的老情人帮忙介绍了一份工作。

“他们做 爱的目的并不是追求快感,而是为了之后的共枕而眠。”

但他们俩的共处并没有那么和谐。她发现了他的风流史,他会为她与别人共舞而吃醋。

2020.1.3

当特蕾莎坦白她搜查过托马斯的抽屉,他也没有愤怒,反而能感受到她的痛苦,和情人约会也失去了乐趣。

为了减轻特蕾莎的痛苦,托马斯还是同她结了婚,并且收养了一只小狗与特蕾莎做伴。

原以为这部小说会一直讲他俩的琐事,讲托马斯在日常生活中的变化,直至明白了爱和责任。

但当我看到这句话,“俄国人的坦克占领他的国家十来天”,我才意识到这部小说应该是有特定的时代意义。

我不熟悉历史,外国史更是知之甚少。托马斯的国家是捷克。

1968年8月,这是一场什么战争我不知道。

回到小说本身,在托马斯的国家被占领后,特蕾莎反倒觉得新奇,到处拍照。托马斯以为特蕾莎不想离开。其实,自特蕾莎知道托马斯有很多后,她一直做噩梦,生活得很痛苦。但俄国人的到来,反倒给她带来了安详。

但几天之后,捷克政要跟俄国人签了妥协的协议,整个国家将永远抬不起头,屈辱从此成了家常便饭。

特蕾莎想离开,离开这个一直让她痛苦的地方。

于是,他们搬到了瑞士。

托马斯有个旧情人,是个画家,也搬到了瑞士。她到瑞士之后,办了画展,瑞士爱画的人出于对她祖国的同情,买下了全部画作。她说,“多亏俄国人,我才发了财。”

托马斯和他的旧情人依旧保持联系。他带着幸福感,“特蕾莎和萨比娜代表着他生活的两极,相隔遥远,不可调和,但两极同样美妙。”

只要托马斯依旧有着情人,特蕾莎就很痛苦。于是,她打算回原来的小城市,只给托马斯留了一封信。

特蕾莎的离开,只给托马斯短暂的痛苦。很快他就平静下来,他认为,与特蕾莎的爱情,是幸福的,也是累人的。现在他再也不用受累,剩下的只有美好。他又回到了自由的生活。

但他那自由而美好的心境只维持了两天,两天之后,他开始感同身受特蕾莎离开的心情,看谁都想着特蕾莎。

“星期六和星期日,他感觉到温馨的生命之轻从未来的深处向他飘来。星期一,他却感到从未曾有过的沉重。重得连俄国人的千万吨坦克也微不足道。没有比同情心更重的了。哪怕我们自身的痛苦,也比不上同别人一起感受的痛苦沉重。”

在特蕾莎走后五天,托马斯决定回去找她。他没有解释特蕾莎的事情,他“不允许任何人觉得特蕾莎不好。”

2020.1.4

一路念着“非如此不可”回去的托马斯,在接近目的地的时候犹豫了,真的是“非如此不可”吗?

找到了特蕾莎的托马斯开始辗转难眠。他开始思考,他们的爱情并不是“非如此不可”,而是“别样亦可”。如果没有遇到他,她可能爱上另一个人。“在可能的王国里,还存在着对其他男人来说没有实现的无数爱情。”

他们的相遇是偶然,相爱是偶然,而现在他如此决绝地回来,依赖的就是这样一个偶然的爱情。

第二部标题是,灵与肉。故事从特蕾莎的父母讲起。父母结婚只是因为一场意外的怀孕,母亲的心里还存在着一个幻想,一个嫁给其他男人会更幸福的可能性。于是有一天,她母亲抛下丈夫女儿,跟另一个男人跑了。

特蕾莎的父亲因为太伤心而精神失常,死在监狱。特蕾莎投奔母亲和继父一起生活。

母亲把这些罪算在了她的两任丈夫身上。第一任丈夫故意不采取安全措施,才使她怀孕,被迫嫁给他。第二任丈夫,让她离开了原来生活的城市,却是花心男,见到女人就追。

但对于这两个男人她没有办法,只能把罪过算在特蕾莎身上。因为特蕾莎的到来,她才被迫结婚,才有了她的不幸人生。于是,她开始给特蕾莎洗脑,“做母亲就是牺牲一切。生命的最高价值就是母性,母性意味着伟大的牺牲。如果母性是一种大写的牺牲,那么做女儿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大写的过错。”

因此,特蕾莎对母亲言听计从,十五岁就辍学。在她母亲看来,她经历的悲剧,她的女儿也要承受,也要一起受到惩罚。她的女儿凭什么要自由和权利,凭什么可以要美丽和廉耻。

她的母亲行为举止粗俗不知羞耻,籍此抛却她的青春和美丽,“仿佛要通过自己的厚颜无耻,以庄严的一笔勾销过去的生活,高声宣布,她曾过于看重的青春和美貌实在是一钱不值。”

而特蕾莎正是她母亲粗俗动作的延续。

特蕾莎一直压着内心的悲伤、惶恐、愤怒。直到那一天,她遇到了托马斯。

她是酒吧的服务员,与其他酒鬼不同,托马斯带了一本书,还呼唤了她。

书是打开特蕾莎心灵的钥匙,因为那是她反抗母亲给她营造的粗俗世界的武器。

相遇那一瞬间的巧合还有很多,书、收音机刚好响起她最喜欢的贝多芬的音乐、和她家门牌号一样的数字六等等,都给了特蕾莎离家出走和改变自己命运的勇气,义无反顾地投向了这个陌生男人的怀抱。

然而,美好的开始很短暂,很快特蕾莎就陷入了托马斯有很多的噩梦中。她意识到自己对于托马斯而言并不是独一无二的,而是众多女人中的一个。这也是特蕾莎母亲从小给她的噩梦,不允许她拥有个性的灵魂。

她曾幻想过跟托马斯站在同样的高度,让他的那些女人们对她俯首。于是,她找到了他的其中一个,萨比娜。她用相机给萨比娜拍照,好像拿着武器对她宣誓主权。但随后,萨比娜也对她提出同样的要求。

俄国人占领她的国家时,她用手中的相机拍下了数百卷照片。当她把照片带到瑞士时,杂志社却对这些“过时”的照片不感兴趣,没有人会关心,战争过后,那里的人们还在怎么样抗争。

“激情驱使下拍摄的照片,如今没有人再欣赏了,因为它们已经不入时了。只有仙人球永远都入时,但是仙人球激不起她的兴趣。”

杂志社的女摄影师说,“即使您去拍仙人球,那是属于您自己的生活。如果您只是为了您的丈夫活着,那就不是您的生活了。”

并且说特蕾莎是“落伍”。

特蕾莎却答道,“我丈夫也正是这样说我的。”

2020.01.06

捷克的国家元首在俄国人的强权下当了傀儡。特蕾莎看到了他的软弱,却由原先的厌恶变为理解,甚至为之吸引。

他们都一样属于弱者。“她之所以被吸引,是因为她感到自己软弱。”

于是,她想向托马斯提出要求,“我要你变得软弱。要你跟我一样软弱。”但她说的是,“我要你变老。”

在从瑞士离开的时候,她想,是不是他们从一开始相遇就是个错误,包括她那天故意带着的《安娜?卡列尼娜》。他们彼此相爱,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她沉迷于她自身的软弱,甚至想去拥抱她最厌恶的东西,这是自暴自弃。她又回到了那个小镇,那个她曾经义无反顾离开,就为了摆脱母亲控制的地方。

但是五天后,托马斯找到了她。

她的心境变了,从一开始的弱小到几乎要自暴自弃,到她发现,“他来这里是因为她。因为她,他的命运改变了。从现在起,不再是他对她负有责任;从今往后,该她对他负责了。”

她又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第三部,不解之词。开篇讲的是另一个男人的故事。这个人叫弗兰茨,他在为他的无意间的一句话而焦虑。

“对他来说,爱情是一种甘心屈从于对方的意愿和控制的热望。委身于对方就如同投降的士兵一样,必须首先缴械。因此,自己没了防备,他便止不住担心那致命的一击何时降临。所以,我可以说,爱情之于弗兰茨,就是对死亡的不断等待。”

他这个似乎不受他掌控的,正是托马斯的,萨比娜。

萨比娜是一个很要强的女人,她不愿意在爱情的游戏里当被玩弄的一方。包括那顶具有象征性的圆顶帽子。

圆顶礼帽是萨比娜的一种语言,托马斯读懂了,弗兰茨没懂。

2020.01.07

弗兰茨和萨比娜是两个极端,他喜欢忠诚,她喜欢背叛;他喜欢音乐,她讨厌音乐;他喜欢参加游行,她讨厌游行。

弗兰茨因为从小父母离异,跟着母亲生活,喜欢母亲身上那种坚韧的气质。他认为这就是女人的气质。

他的正妻,在结婚之前曾用自杀逼迫他结婚。“他自觉配不上如此伟大的爱情,而对这份爱,他认为应该深深地低下头来。”

更因为他的父母离异,他一直坚持忠诚是第一美德。并且企图用忠诚吸引萨比娜。(很讽刺,一个坚持忠诚的男人出轨,然后打算用忠诚吸引他的。)

但萨比娜喜欢的是背叛。她学了父亲禁止的绘画,嫁给了一个有着离经叛道坏名声的男人。之后,她母亲去世,父亲因悲痛而自杀。后来,她离了婚。

捷克被占领之后,她和捷克人有次聚会。有个老人对她说道,“你们大家对过去的事情都负有一份责任,你也一样。你以前在国内都做了些什么?反对当局了?画了点画,仅此而已……”

老人的话把萨比娜存在的价值当成了一个符号,至于她画画怎么样,又有谁在意呢?

弗兰茨喜欢参加游行,他“认为限于书本之间的生活是不现实的。他渴望真实的生活,渴望与同他并肩行进的男女接触,渴望听到他们的呼喊。他没有觉悟到,他以为不现实的(图书馆里离群的工作),其实是他的现实生活,而被他视作现实的游行不过只是一场戏,一支舞,一个节日,或者换句话说,一个梦。”

当萨比娜的国家被侵占,人们的时候,她只是看着热闹,却无法融入其中,一起呼喊。她觉得,结对游行的人们挥舞手臂,异口同声地呼喊着同样的口号,是一种恶。

弗兰茨和萨比娜聊起,纽约有种不刻意的美。萨比娜说,“美从世界上彻底消失之前,还会存在片刻,却是因错而生。错误的美,是美的历史末期。”

她的画就是基于错误之美而成功。

尽管他们同样欣赏纽约之美,但于萨比娜来说,“纽约之美的那种陌生性,强烈地吸引着萨比娜。这种美令弗兰茨着迷,可同时又让他恐惧,让他陡生对欧洲的思恋。

弗兰茨对萨比娜的国家心生羡慕,他对革命怀有偏好。但却从事大学教授的职业,在孤独寂寞的学术研究中出了几部著作。直到萨比娜的出现,她的国家有着他崇敬的革命之魂。萨比娜使他对人类的伟大命运重获信心,而她的国家惨痛悲剧,令她愈发美丽。

弗兰茨说,“档案馆里堆的那一捆捆发黑的论文,比墓地还要凄惨,即便到了万灵节,也不会有人去看一眼。文化就在大批的制造、言语的泛滥、数量的失控中逐渐消亡。”

20200222

弗兰茨的妻子和女儿是一类人,是个会把自己的遭遇,无论好的坏的,都会拿出来炫耀的人,是信口胡言,肤浅又喜欢高谈阔论的人,以此来获得关注和优越感。

她认为萨比娜只是个不成功的画家,该是萨比娜来讨好她,所以她一点也不担心得罪萨比娜。

什么是美?“美就是被被背弃的世界,只有当迫害者误将它遗忘在某个角落时,我们才能与它不期而遇。”

托马斯在两性关系中是强势的,弗兰茨则相反,外表很强壮,内心却并不强势。当萨比娜问他时,他说爱就是放弃力量。在萨比娜看来,话虽动听,却也不威风。在她心里,没有一个男人是适合她的,强弱都不行。

20200517

活在真实里。

什么是真实?对于弗兰茨,不说谎不欺骗不隐瞒就是真实。而谎言来源于私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分界,要活得真实,就要消除这种边界。

对于萨比娜,只要考虑别人的感受,就存在谎言,但她不喜欢把自己的隐私暴露在别人面前。

弗兰茨想要活得真实,于是他向妻子承认了出轨。但他很意外,那个曾经用自杀逼他结婚的妻子,现在相当平静。他觉得那种类似于伟大的母爱的情感,已经不存在于妻子身上。

坦白之后,弗兰茨感觉很轻松,但萨比娜却不喜欢这样。一旦她是弗兰茨的被公之于众,那么她就被限定在这个身份里面。

萨比娜也想在弗兰茨这里结束自己一直在背叛的人生,弗兰茨是她遇到的最优秀的男人。但是弗兰茨越优秀,她就越想把他的优秀踩在脚下。在她眼中,他只是个巨婴(毕竟是个有恋母情结的人),一个需要保护的弱者。想到这里,她已经对弗兰茨完全失去兴趣,想结束这段感情,并打算以最饱满的热情结束,但在弗兰茨看来,这是要与他共度一生的回应。

弗兰茨对妻子有些愧疚,他打算好好谈,以后不能同床共枕,但还可以是朋友。妻子只冷淡地让他走。

然而,第二天,萨比娜也走了。

弗兰茨就这样一个人,搬离了家。偶遇妻子时,他以为她正毫不在乎、夸张而兴奋地向别人描述着他的事。但其实不是。

独自开始一个人生活的弗兰茨,突然感受到了自己选家具的喜悦。

“此刻,他猛然惊讶地发现其实自己并非不幸。萨比娜的人在不在根本不像他所以为的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她在他的生命当中留下的那道灿烂而神奇的印迹,无人可以夺走。何况在从他的世界里消失之前,她已将赫拉克勒斯巨人之帚交到他手中,而他也已用之将厌恶的东西通通从自己的生活中清扫了出去。这不期的幸福,这美好的生活,这由新生和自由带来的欢乐,是她给他留下的礼物。”

他向来爱得战战兢兢,萨比娜让他突然从一个孩子,蜕变成男人,并与一个女学生相恋。(他之前是以母亲为标准找对象)可是,他的妻子并不同意离婚。

萨比娜这边,她一直都在背叛,现在不过是结束了一段感情。但两段旅程的中间,是一片虚空,她不明白自己是为什么而活着?这就是生命不可承受之轻吧。

三年后,她收到了托马斯儿子的来信,信中说,托马斯和特蕾莎已经死了。这个消息让她切断了她与过去仅存的联系,她真正变得更空更虚无。她想起了弗兰茨,如果当初更耐心,相处时间更长,更加理解彼此的话,也许他们能融为一体。但为时已晚,她不会为此停留。

弗兰茨身边的人以为,他是为了女学生而背叛了妻子,萨比娜在他的生命中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但弗兰茨心里依然记得萨比娜,从爱情变成了信仰。

轻与重哲学思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布拉格之恋》改编自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事实上,如果撇去书中所有充满哲学意味的论述不看,这本书,似乎就只是在讲述一个世俗却又不世俗的爱情故事。

男主人公托马斯(丹尼尔·戴-刘易斯饰)是一个浪荡公子,一个真正享受“生命之轻”的男人,他游走于众多女性之间,却从不与她们中任何一个人过夜,绝不付诸真心,潇洒至极。

他遇见女主角特蕾莎(朱丽叶·比诺什饰)时也许有一丝成分叫做“一见钟情”,在温泉疗养院里,偶然看见如一尾鱼般得灵动少女,他眼底有讶异。但依然是那套花花公子的手段,尾随,盯视,吸引注意却若即若离。特蕾莎迅速陷入他的罗网。

“我们一定会再见的。”特蕾莎毫不顾忌地表示她的倾心。而托马斯微笑,小轿车绝尘而去,“再见。”

这部**中的人们,似乎都是芸芸众生中走在矛盾极端的人。托马斯游戏人间,骨子里却又极为冷漠;特蕾莎与世无争,却又拥有一颗炙热坦诚的心;而托马斯的情人兼知己莎宾娜(丽娜·奥琳饰)渴望爱,却又始终在用背叛来逃避责任。

“我很喜欢你,因为你是媚俗的对立面。在媚俗的王国,你会是个恶魔。在任何一部美国片或俄国片里,你都只是那种让人嫌恶的角色。”莎宾娜如是评价托马斯。他们既是情人又是知己。而特蕾莎在嫉妒着莎宾娜的同时却又和她保持着奇妙的默契和羁绊。

所以这部**绝不仅仅在叙述一个平俗的爱情故事。

浪子爱上单纯女孩的赤诚,与她结婚,与她逃亡,又与她一起在幸福的幻梦里死去。

似乎平俗。但是它的矛盾就在于浮于表面的“爱情”,和深海下涌动的暗流:爱情里的灵与肉。

托马斯像大多数男人一样,信奉灵与肉分离的爱情观,他不认为肉体的出轨是对婚姻、对特蕾莎的背叛,因而他在“责任”之重下仍保持着灵魂的轻。而特蕾莎却如同大部分女人那样,坚信灵与肉不可分离,也正因如此,她始终活在这段爱情的“不能承受之重”下。但他们灵魂相依,灵与肉是否分离的争论也不得不继续下去:托马斯深爱着特蕾莎,在特蕾莎发现自己再也无法承受猜疑,想要寻回自由之轻,她留下一封信,回到好不容易逃出的祖国。托马斯义无反顾地也回到了捷克,即使被扣下了护照。托马斯和特蕾莎始终在追寻一种和谐,相互的和谐,灵肉关系的和谐。

最后他们确实找到了,离开城市,放下过去的种种,留在乡村生活。

乱世里未被打扰的净土,延伸至天际的旷野中似乎只剩下他们二人,日子变得简单而幸福。

即使他们最后双双死于车祸,可在**结尾那一段美好的梦境里,他们看起来那样幸福。

似乎是一个有些复杂的爱情故事。

但是这个爱情故事发生在1968年,发生在苏俄入侵捷克时期的布拉格。这注定不是一个普通的爱情故事。

这部**里有一种东西始终在牵引着我们,它极微妙。造物者也无法预料的大概就是人类的情感。有人爱上与自己相似的灵魂,有人却为陌生而稚嫩的生命魂牵梦绕;有人因为害怕停留而放弃爱情,有人却愿为了爱情抛下一切;有人活得赤诚固执,有人却能同时生活在停滞和游离之间。生命何其之轻,最后空余一纸书信。

爱也罢,恨也罢。人与人之间如此微妙,爱恨之间往往了无界限。特蕾莎与莎宾娜,明明爱着一个男人,却能在灵魂里找到相依存的角落,默契难当。

人与时代亦是微妙至极,《布拉格之恋》把动荡处理得很巧妙,仿若黑白的历史影像投影在若干年后。对比时代,一个人何其之轻。一声枪响也许就是终结。但是,当时代放在那两个年轻人的身旁,历史的一粒灰尘落地也几欲震耳。

如此微妙。无关造物主,人像是化学元素,从未知到已知,在众多的人们形成的溶液里震荡、反应,从家至国,直至描绘出整个“时代”,皆为未知。

但这重量叫人如何承受,人生数十载,心脏跳动数百万次牵引血液汩汩流动,一颦一笑皆动荡,生命如苇叶顺流而下,细薄纤弱,浮浮沉沉,却承载着无数奇妙的,不可解的爱恨。

《布拉格之恋》另一个关乎轻重的命题,就是精神的轻盈与肉体的沉重。并非是虚无与实物的对比显示其轻重的差别,而在于“人”的自我评判。正义与生活、性命与追求、责任或爱情、安定或流浪……

生命里,究竟孰轻孰重?如果说生命本身最为沉重,那么亲情、爱情、信仰、所认为的正义是否为轻?

所以这轻无法承受,特蕾莎不愿留在温泉疗养院,即使那是她母亲的愿望;托马斯宁愿放弃脑科医生的工作,去作擦窗工,也不愿签那一份撤回声明。时代的洪流里,轻如苇叶的可以随波逐流,但坚若磐石的,却能屹然不动。就像特蕾莎身处黑白的历史,踏过硝烟炮火,却还高举相机,去记录那些枪口后的面孔和未凝固的伤口。

生命本身没有多少重量,所以超越生理超越血肉之躯超越造物者的那一部分才显得格外沉重。每一个抉择都是艰难,因为结果不可预知,人只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生命究竟是轻些好,还是重些好,没有人说得清。

但是生而在世,若不向自己的生命里多填充些什么,爱情、亲情、友情、信仰……无论什么,总归不能在死时还像出生伊始那样轻。

所有这些,都被巧妙地揉进一段爱情故事里。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还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继六年前买来这本书至今,大概是第三次很认真的翻阅,并且前两次都是读没多少便没法继续。虽然这次能够完整阅读到“全书完”,可是对于书中的内容领悟又是太少。

以前总觉得看过一遍的书是不会看第二遍,当自己成为一个能静下心阅读的人才发现其实不然,会有想看第二遍的欲望,不是近期。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没读懂的内容,下次再继续尝试。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的原因,还是值得认真对待,每次阅读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经历不够没法理解书中的深意,或是还是不够静下心去理解。这样的一本书,讨论的轻与重,灵与肉,存在的意义,还有政治背景,人类社会里的媚俗,不那么简单,却也可以一言以蔽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或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我一直在思考这二者的区别。语序的变化带来怎样的理解偏差,即便我会说自己喜欢前者的名字却说不出个理所当然。

想看第二次的原因又是从哪里来,因为自己在似懂非懂之间似乎又对书中作者的思想有所认同。轻代表美好,重代表负担与压力。轻一定是美好,重一定是罪恶吗?

如此思考,做何选择,回顾以往的生活,对比现今的生活。在轻与重之间,原来我也做出了选择。源于对生活的理解,源于自己对重的渴望,因为重的存在才真切感受到自己是真实存在于世的个体。

从上一份工作脱离的原因,有许多个,其中一个也是蕴含了自己对轻与重的抉择。人生在不断地选择中前行,决定你是谁就是因为那样的选择。有人选择轻松上阵,不论对待生活还是对待自己,有人选择负重前行,不论充满多少未知的恐惧和沉重的枷锁。

义无反顾选择后者的自己,理由是因为太深刻地感受到人是太虚无缥缈轻如尘埃的存在。宁可此时此刻安静的在喧闹的商场中等待朋友的下班反而更能静下心的自己,也不愿意回到自己的房间舒服的自处,不是害怕孤独,只是想更加多的去感受用双脚稳稳站立在这片土地的自己。

托马斯在许许多多的女人身边感受轻的快感,却选择在特蕾莎身边过着身负责任枷锁的沉重生活。他甚至无法也不愿脱离这份沉重而存在,他的内心已经默许特蕾莎给他带来的沉重。

就算清楚的区分灵与肉的托马斯,到了最后也一改自己曾经放荡的生活,只为成全特蕾莎的内心所愿。相比后来的生活,他曾经活的洒脱而轻松,不需负责,不让任何一个女人在后留在他身边过夜。

和睡觉是两回事,他有着自己严格得区分,这是他生活得以为继甚至让他得意洋洋的行为准则。直到特蕾莎的出现,他形容特蕾莎是被放在树脂篮子里漂流而来的孩子,他在莫名的驱动力下不得不为她担起责任,就算他们的相遇只是在一连串的巧合里产生,就算对于特蕾莎而言,这份爱情来自于托马斯不是“非如此不可”而是“别样亦可”。

可我们要知道,托马斯对特蕾莎的感情,以及他所承担起的重则反而是“非如此不可”,似乎是同情心,一种特别的同情心,没办法忍受特蕾莎的痛楚而深切想要留在她身边保护她爱抚她,那样的一种感觉。一旦解释这样的同情心就是爱情,似乎所有的故事情节都变得理所当然,而爱情的真谛就是这样一份独特的同情心的诠释。

在自己的笔记记录下,全书三次完整的提出论点“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第一次在陈述萨比娜的悲剧,作者认为她的悲剧真是因为轻,而那种轻就是全书主旨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全书关于这个人物的刻画也用了大量的篇幅,不安分的人,一生中都在背叛逃离中寻找快感。不论是和托马斯时的另类方式,还是一声不吭离开情人弗兰茨,逃离,叛逆的冒险,背叛爱情和祖国,而当这所有种种能发生的都一一发生过后,无法再继续沉浸在那样的快感中时,她才感到周围一片虚空。压倒她的从来都不是时局变动,爱人不得,压倒她的恰恰就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第二次提出时又是如此阐述,“历史和个人生命一样轻,不能承受的轻,轻若鸿毛,轻若飞扬的尘埃,轻若明日即将消失的东西。”关于这一点的阐述就更是巨大的话题,我反复翻看了两次至此还不能领悟,和当今世界历史所有的发生相关。

第三次,在讲述斯大林之子的经历,解释了何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因为粪便而遭人指责的上帝之子,选择扑向带电的铁丝网将已经成轻的生命抛进真正的虚空之中,看似毫无意义的死亡反而成为作者口中形而上学意义的死。如此定义,“形而上学意义的死”又是什么,或许就是我下一次翻书想要找寻的答案。

最后用昆德拉自己的论述来阐述来回答“重便真的残酷,而轻真的美丽吗”

在满足活着的生理需求的基础上,我们会去思考一系列哲学上的问题,而关于轻与重的相对性或者选择性,内心其实在生活中不知觉的也有了思考。在看完这一本书以后,即便领悟的部分少之又少,但也得以找到自己之前困惑的问题答案。

那些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我们都在用自己个体的实践去论证去诠释着个人的理解,不知觉的每个选择中所蕴含的轻与重的抉择反而是使我们生活变迁的依据。

昆德拉如是说“迷途漫漫,终有一归”,在我们被遗忘之前,我们的时间将用来使灵魂充盈,用来去承受那些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期待下一次的翻阅,进一步感受。

赏析 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

在δ(转)书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δ

小说的第一部分《轻与重》里,昆德拉用了相当的篇幅阐述一种哲学理念。我反复读了若干遍试图完全理解它表达的意思,但是我现在不得不承认这有点难。

佛家称世界从生成到毁灭的一个过程为“一劫”。而尼采所谓的“永劫回归”,大概是说经历过的事情无休止地重演。如果猛地想象一下,那当然是相当可怖的。然而客观地思索一下--自创世纪以来生活不正是反复的重演吗?昨天与今天,明天与今天,上一代人与这一代人,下一代人与这一代人,……最后一章里,作家写道:“幸福是对重复的渴求。”这是句模棱两可的话,完全要看读者如何去理解它。在那个“永劫回归”的世界里,“无法承受的责任重荷”压迫着我们的每一个行动,同时却也把我们压向大地,压向真切实在的生活层面。如果没有负担,人会轻飘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他将变得似真非真,运动自由而毫无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对轻与重的评判似乎就需要费点踌躇了。正如昆德拉所说:“轻/重的对立最神秘,也最模棱两难。”

老实说,我憎恨作家在小说中大谈形而上的东西--有那么深刻,干吗不去写学术专著?一个过于理性的小说家拿什么来打动我们的心呢?但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个奇特的文本,它一侧是理性,一侧是激情,(当然这与作家的结构安排也很有关系,)或者说,它给我们的是在理性的手掌上跳舞的感性。于是,这本书一开篇便塞过来一块硬邦邦的“玄妙”之物,我虽然嚼不动,却默许了它的存在,并忍不住在阅读的整个过程中掂量再三。

小说采取了多条线索分别进行,几乎每一章都使用一个不同的视角,情节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不同的人的不同感受与思考。“生活是一张没有什么目的的草图,最终也不会成为一幅图画。”既然如此,草图里的每一道线条对自身情境的理解便成为值得描绘的图画。

小说里的每个人物都在背叛:特丽莎身体甲板上灵魂的水手们召唤她逃离了自暴自弃的母亲,带着一本《安娜卡列尼娜》走进托马斯的生活;托马斯有不下二百个情人,即使是婚后他依然与情人们频繁幽会;弗兰茨背着妻子维持与萨宾娜的婚外恋,在新情人身边他的心依然崇拜着萨宾娜;萨宾娜则不断地从一种状态逃向另一种状态,背离就是她的生活;……萨宾娜说过:“表面的东西是明白无误的谎言,下面却是神秘莫测的真理。”那么,这些彼此交织无处不在的“背叛”的下面是什么呢?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这种互相不理解而造成的隔膜和疏离如同空气一样弥漫于各个角落。

我认为西方舆论对《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推重恐怕相对侧重于意识形态领域,即使他们不这样开口。最起码,他们的头脑中已经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认同,双手已经抬起,只等掌声雷动。恰如书中某章里那个场景:特丽莎带着俄军入侵的照片去瑞士见一家发行量极大的新闻杂志编辑,编辑夸奖了她一通,“所有的捷克人仍带着不幸的光环,好心的瑞士人为之感动。”而在另一个场景中,德国一个组织为萨宾娜举办了一次画展,在她的斗士般的小传的照片上特别添画了一些耐人寻味的铁丝网。这是一种奇特的感情--一个阵营的人对另一个阵营里的人民的想当然的“理解”与同情,但谁又能说它有时不会以另一种形态--“误解”与优越感出现呢?这样的现实事例,在国际文艺领奖台上并不少见吧。萨宾娜的尴尬在于她发现她的敌人是媚俗,而不是意识形态,更大的邪恶是人们举着拳头众口一声,而不是社会制度;但她永远无法使她的西方朋友明白这一点。“隔膜”就是这样一堵无形而高大的墙,遮住人们彼此相望的眼睛。

在那次“伟大的进军”里美国人与法国人的冲突,弗兰茨临终时对妻子“无限仇恨”的目光被理解为请求原谅的注视,……喜剧化的悲凉的“不解”。

“我们从来不能确定地指出,我们人际关系中的哪一部分是我们感情的结果--出自爱慕、厌恶、仁慈,或者怨恨--还有哪一部分是被各自生活中某种永恒的力量所预先决定。”生活充满了偶然性,至少对托马斯来说是如此。特丽莎家乡的医院碰巧发现一例复杂综合性神经病,他们所请的主治大夫碰巧坐骨神经痛,于是派托马斯代替他,托马斯碰巧被安排在特丽莎工作的旅馆里,碰巧有足够的时间闲呆在旅馆餐厅里,碰巧时逢特丽莎当班,……一系列的偶然重叠后却变成一个必然,生活是一个由无数“偶然”搭建的“必然”空间。

托马斯原本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身边美女如云的外科大夫,表面上看,他的命运因俄军入侵而彻底改变,

从根本上讲,他的人生历程还是他的性格使然。例如,他可以写一份许多人都能写的“声明”来换取留在医院的资格,他没有写;第二次类似的机会到来时,他依然放弃了;他可以待在苏黎世避祸,却又追随特丽莎回国;……就昆德拉在这部小说中所写的题材,我们很容易想起另外一些名字,比如索尔仁尼琴。不过,苏联入侵后的捷克虽然是小说的特定环境,可是就人物本身来说,我感觉他们更多地都在自己内心行走。小说中有几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数字“六”对于特丽莎的意义,旧礼帽对于萨宾娜的意义,贝多芬的音乐对于托马斯的意义,……与其说他们的“存在”影响并引导了人物,不如说他们本身是人物精神上的一个组成部分。贝多芬四重奏里的“非如此不可”的主题,正象征着生命之重,所谓的重是一种必然,人必得走完所有的路程,才能恍悟为什么“重”才是我们生命中真正合情合理的东西。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相对的是”能够承受的生命之重”。和托马斯更多地感受到“重”不同,萨宾娜的人生是轻盈的,她背叛一切“非如此不可”的事物--她的父亲、丈夫、爱情、祖国,大量降临于她的是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但她却突然发现:四周空空如也。

“爱情”是这部小说的关键词之一。人物都思考并寻求爱情,但他们与所爱之人的爱情往往有种种同床异梦的误读,即使是彼此渴望的也在有意无意中相互疏离。理想的状态似乎只在理想之中。当特丽莎终于看清楚托马斯的爱,他们却即将走向人生的尽头。这也许是悲剧,但是在活着的时候还有机会达成深深的体谅,难道不也是值得庆幸的吗?

不知不觉间居然写了这么长,这个长度令我自己惊奇。但似乎仍然意犹未尽。这部小说带给我的感触很多,能够稍加整理记录于此的仅是其中一部分,有很多东西依然比较混沌和凌乱,未能吃透,自然不敢在此妄言,而写出来的这些,多属于感性之言,远未刺入小说的精神内核。姑妄言之,希望有同道与我切磋。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可以算一部哲理小说,就我自己的阅读感受说,我认为它是一部会激起人反复阐释的欲望却又很难阐释彻底的作品。这大概也正是其魅力所在。

二、生命的轻与重

它是延伸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Parmenide)在西元前六世纪所提出的问题:

依照巴门尼德的说法,宇宙中分若干相反的对偶也就是分成正--负

就像 光明--黑暗,热--冷

但"重"和"轻"哪一个才是正,那一个是负?

巴门尼德认为轻是正,重是负,但米兰坤德拉不这样认为。

故事中,我认为萨宾娜是巴门尼德哲学下的实践者(不如说是米兰坤德拉诠释轻的实践者),选择轻盈生活但却终生沉溺在虚无的苍凉感。而托马斯是灵肉分离的信奉者,并发展出一套外遇守则来应付他众多的,但对於特丽莎的爱,最后他放弃了自己的原则,选择负担、与顺从自然。托马斯在生命历程中看开事业及外物的束缚,并且享受这样随遇而安的生活。托马斯是故事中一个很理想的对於「重」的生活方式与典型,在抉择时有著洒脱和觉悟,不毁恨也不留恋。

弗兰兹是理想主义者,个性有许多良善的部分,却也有著致命的浪漫与联想力。他生命中的「重」,是出於一种误解与理想投射,在他意识到非现实的虚伪而想珍惜眼前生活时,却又因一种对於理想必然的抉择而丧命。

其实在我感觉里,特丽莎是比较活生生的角色,也许因为她对於自身女体的羞耻感与束缚,让同样是女人的我感同身受。在和工程师的外遇中,她选择抵抗和跳脱,但仍然无奈的沦为一种恐怖的想像与猜忌。

是的,在我们有限的记忆里,人生的确只有存在一次,即使是24个比利,双方彼此也没有记忆。德国谚语说:只发生一次的事情等於没有发生。面对人生看似无意义的选择与存在的虚无感,让人觉得所被重视历史上的事件、人性情欲都淡薄的可笑。在直线式的时间观里,一切都预先的被原谅,一切都可笑的被允许。故事里的主角一生就是这样命定,他们的人生就是如此,主角们面对无从比较的选择,一步一步建构自己的人生。於是托马斯、特丽莎注定死於车祸、弗兰兹死於重击、萨宾娜死於自然,面对生命的轻与重,他们都付出了代价。

但米兰坤德拉给了选择重的人们,有生命充实与甜蜜负担的悲凉。给选择轻的人们,有生命轻盈快乐却终生虚无感。不试著去猜想米兰坤德拉意图定论什麼,而是主角面对自己所选择的人生,是洒脱的,面对变化是随遇而安的。我想这就是面对抉择时,所要的心理准备,每一个时刻的选择都无从比较。历史事件是没有重复的,只是近似,也意味在直线时间观里,每一个人事物也都是独特的,我们选择革命和内心始终燃起希望就是因为那份独特意义。

虽然托马斯曾经反映出人与人的相遇有许只是偶然的虚无,只是因为六个巧合,所谓得天独厚的时机只是一种雷同机率的排列,我们人生怕被注定,却又渴望命运的必然性。但我认为那份偶然却让特丽莎全心全意投入他,他仍然是得天独厚,因为在人生只有一次的条件里,在每个选择都无从比较里,他还是大获全胜。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1000字

布拉格之恋

在**学院拉片室的幽暗里带着耳机看《布拉格之恋》(the 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的感觉,刻在心底很深的地方。除了影像,专注的感觉与坐在**院里的质量别无二致。没有把**与小说作太多的比较,实际上**无法承载那么沉重的抽象的哲学意义。就像爱森斯坦无法把《资本论》搬上银幕。

已经听很多人批判**拍没了小说里的深刻意韵,好莱坞欲盖弥彰的痕迹太浓。亲眼看见那些玄妙拗口又才气横溢的词句变成了一个通俗的爱情肥皂剧,政治和哲学意义成为虚化的背景,有一点失望。后来慢慢喜欢这个通俗爱情故事,在东欧韵味的音乐里迷醉了。总是看戈达尔和费里尼,还是有些疲累的。**靠什么,打动观者或高雅或低俗的心罢了。不管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对爱情、幸福这类词的渴念是一样的。托马斯与特丽莎,特丽莎与萨宾娜,托马斯与萨宾娜,萨宾娜与弗兰茨,托马斯与无数女人,特丽莎与偶遇的男子……双双对对或者孤孤单单,都挣扎在爱和情欲里。

意识在忠实与背叛,自省与惶惑中游走,轻与重的问题伴随始终。有关于时代的困惑,也有超越时代的思索。

灵魂在肉体上方默默注视,肉体却服从本体的需要。所以才有托马斯永远的不忠和特丽莎永远的苦痛。萨宾娜虽然也需要情感的归宿,却仍然选择了自由和继续背叛。当一切沉重的思考迷惘得无从着落,就变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而同时仍感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布拉格之恋》编剧之一让-克洛德·卡里耶从1968年就认识昆德拉,应该会从语词掩盖下摘出情节来。这个故事编得还不算糟糕。

一切遭到压抑的时候,托马斯无论是道貌岸然站在手术台边,还是被放逐擦玻璃,都寻机与各类女子寻欢作乐。此时的自制力,远不及拒写认罪书坚定。这样的坚定,让他对特丽莎的背叛看起来不那么可恶。

丹尼尔·戴·刘易斯冰蓝色几乎透明的眼睛,狡黠着放荡着忧郁着,魅力十足,四处搜寻猎物。《纯真年代》里,满脸沧桑的刘易斯孤独坐在情人窗下,任由窗帘随风飘荡,窗子由开向关,起身默默离去。另一种诠释。可惜貌美如花的伊莎贝尔·阿佳妮没有享受到忠贞一世的爱情,真实的刘易斯只是比托马斯收敛一点而已。

萨宾娜则永远戴着黑式礼帽,保持自由和遗世独立。清楚记得萨宾娜说:我不是反对共产主义,我只是反对媚俗。我们都反对媚俗,可媚俗恰恰是人类无法避免的一个部分。没有人能逃脱人类与生俱来的宿命。我们永远生活在悖论中,永远在探索无法解答的问题。

她在瑞士收到写有托马斯夫妇噩耗的信,泪流满面。终结了三个人暧昧不明却真实可触摸的关系。**名字的另一个中文译法是《沉重浮生》,这个并不高深的俗世浮生,只是因为这样的世界而沉重。

特丽莎,永远像一只乖巧纯真容易受伤的小鹿,哀伤地绝望地爱着托马斯。她说:下次你再去找那些女人,带着我去行吗?我帮你给她们脱衣服。无望至此,直教人无奈叹息。

朱丽叶特·比诺什的美丽,在这里展露无遗。《蓝色》里面的茱丽,已经被赋予太多沉重的意义,不属于俗世,只可远观。此处的特丽莎,在阳光草地上读书,在游泳池里鱼般滑行,都是属于尘世的有血有肉的纯美少女。有人说,比诺什像春天里的第一口雪糕。她的美既是天生丽质,又像一架经过精心设计的复杂的装置,钟摆在上面弧形的摆动,左侧是古典的欧洲,右侧是赤裸在深渊上的欧洲。

特丽莎对托马斯,起初只是单纯的爱和依赖。变故让她内心的力量惊醒。不顾一切对着苏军的枪口拍照时,只身离开托马斯时,她已经长大了。

好在两个人终于有过一段无欲无求的日子,桃源仙境里与宠物猪狗做伴的日子。

就像很多年前看了电视剧就把陈晓旭认作林黛玉一样,觉得特丽莎似乎就是比诺什的样子了。

**曾经引起恶评如潮。很多批评家对公开出现在小说里的叙述者的"缺失"感到遗憾,还探讨昆德拉小说的"不可改编性",探讨文学叙事与**叙事是否有同一性。记得一次bbs上的讨论,多数人都对文学作品改编的**嗤之以鼻,认为它难以传达出小说的神貌。

看施隆多夫的《锡鼓》时,只有看见君特·格拉斯小说《铁皮鼓》中奥斯卡的惊喜,没有太多不适。既然是改编,又何必一定沿着一条老路走到黑呢。

后来恰好看见一个叫作帕·卡特里斯的美国人写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从不同视角看**改编》。帕·卡特里斯提到了小说与**中"跨距离"的概念,即叙事意义上焦距层次上的转换。而另一概念"零度焦距",指不定焦于某一具体人物。这与热奈特的距离概念有关,指故事与读者(观者)之间的喻意距离,叙事者存在越明显,读者/观者与故事间的距离也就越大。二者相比,小说中体现的距离比**中大得多。因为**中叙事者是缺失的。而小说中时时跳出来夹叙夹议的叙事者起了很大的间离作用。

其实这篇文章里,印象最深的是他讨论影片的音乐,捷克作曲家利奥什·雅那切克的《童话:第三乐章》里的小提琴协奏曲。

一直钟情捷克的音乐,因为昆德拉小说里描述的捷克民族的载歌载舞,歌舞中的突发爱情(小说《玩笑》里),更重要因为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骤然一听,惊艳的感觉一直难忘,于是开始了四处搜寻的历程并幸运得逞。有些音乐会忽然间在人生的某个瞬间打动你,就像你不知道自己听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会忽然落泪。就像遭遇米兰·昆德拉故弄玄虚说的"利多斯特(litost)":一个人突然洞察自身的悲惨而产生的一种极度痛苦。

看了文章的第二天,就在学校门口的路上买到了雅那切克弦乐四重奏的cd,觉得很奇妙。后来看见李皖写的"向雅那切克致敬"的文章。音乐披上世俗外衣,表述方式开始平俗,这,似乎也没什么可抱怨的。时代使然。

影片使用了捷克导演詹·尼梅克的资料镜头,就是苏军坦克(1968年8月20日和21日)入城那段,著名的"布拉格之春"。当时尼梅克正与约瑟夫·斯克沃莱吉拍摄的一部关于布拉格的纪录片,名为《布拉格清唱剧》(1968年)。影片还使用了曼·雷和比尔·布兰蒂的摄影素材。

捷克新浪潮**导演贾洛米尔·吉里斯1968年曾经改编了米兰·昆德拉的《玩笑》,可惜没有机会见到。

"人们想成为未来的主人的唯一理由就是要改变过去" 米兰·昆德拉在《笑忘录》里说。要命的是这个人太聪明而且很刻薄,象巫师一样,总是一刀正中要害。电视里channel[v]台循环播放王菲有一搭没一搭的《笑忘书》,一看即知作词者大约某天看到了《笑忘录》的封面。几乎是个完全小资手册。10年前出现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只是"庸俗化了"的先声而已。也许此时,已经没有人愿意把它拍成一个哪怕更庸俗的东西,因为关注这种小说的人并不多了。

米兰·昆德拉在《笑忘录》里说,"我们写书的理由是我们的孩子们根本就不屑一顾。我们转向一个匿名的世界,是因为我们向自己妻子谈话的时候他们充耳不闻。"

那年我为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拿《生活在别处》与人互换,结果各自都痛心不已。后来,书的前主人刻了一个小石头给我,作为永久纪念。将它别在一件红色外衣上画的嘴斜眼歪的韩国逃学顽童旁边。总是有人问我:那上面写的什么?仔细看,然后哈哈大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太搞笑了吧?

然后我也笑。有什么办法呢,就是觉得这个小石头和这个小孩和这件衣服很协调。

布拉格之恋(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美国奥里马影片公司出品(1988 彩色)

导演:菲利浦.考夫曼

主演:丹尼尔·戴·刘易斯(daniel day-lewis),朱丽叶特·比诺什, 丽娜·奥林

被 评 为 1988 年 美 国 十 佳 影 片 之 一, 获 戛纳 电 影奖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1000字大全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1000字大全,小时候的快乐就是放学后在书店待到家人喊吃饭,阅读不仅仅是一个学习课题,书中所讲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读罢一本书之后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现在分享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1000字大全。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1000字1

 突来的寒潮让气温陡降不少,在冷风中裹紧外套,走在人影稀疏的街道,一丝桂花的余香偶尔在鼻中荡漾。回到家中,在冷冽的月光下,又翻起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最熟接触到书名,就让我深感兴趣,何以理解“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生命中的物质若不能承受,又为何形容成“轻”?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呢?

 米兰-昆德拉在书中提出了:“轻”与“重”,他说:“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崩溃了,沉没了,将我们钉在地上。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的比大气还轻,会高高的飞起,离开大地即离开生活,变的似真非真。书中的托马斯大夫是一个特立独行,不愿意被任何事物束缚的人,当他感到家庭的重担和责任让他快要窒息的时候,他离开了他的妻子,回到了单身汉的生活,原以为他重新找到了自由的天堂,可是没过多久,他又感到无聊、空虚、寂寞,原来他仍然需要家庭责任的那份沉重,看似自由的“轻”让他更加抑郁,更加纠结,让他不能承受,一生都处在矛盾当中。

 这个故事这让我思考着,领悟着,体会到作者所谓的“轻”就是生命在最原始的时候带给我们的可以享受的一切,比如:自由、爱情,友情等,而“重”就是人身在社会当中所产生的、必须面对的责任、欲望、困难、灾难等等。“轻”、和“重”在我们的生命中都是不能被忽视,客观存在的。就像书中主人公那样当两者摆在他面前的时候,他毅然选择了一直向往的东西,这就是“轻”,以为“轻”便是他的追求,但随后又发现其实生命中不能缺少令他沉重的东西,这就是“重”,但生命只有一次,他已不能重来。

 是啊!生命只有一次,仅有的一次生命不能预先彩排他的内容,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一旦我们意识到这些,却又有点茫然不知所措。其实,“轻”和“重”在某种环境下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关键看我们怎样选择。

 我认为,选择一个有实质的人生就应该是我们所追求的。每个人的追求不尽相同,所选择的道路也不尽相同,但只要选择了你的初衷并付诸了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提高自己,肯定自己,那么你的人生就是有实质且精彩无限的。不必要去抱怨你的人生被什么所累,只需要朝着自己认定的方向,坚定信念的走下去,享受生命的过程,也许当你突然回首时,就会发现,原来我的人生同样积累了某个领域的很多东西,我的人生色彩同样斑斓!那么“轻”与“重”永远不会成为你的阻碍,也不会出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1000字2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本书,断断续续听到不少人的推荐和高评价,一直想看但是拿起来很多次都看了一点点就看不动了,可能因为工作太累,也可能年龄阅历不够,总之一直没看进去。这段时间辞职了,那天坐长途汽车,拿起来看了几页就被镇住了。借用周杰伦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实在是“太屌了!”作为一个喜欢看书的人,长这么大看的书不少,但是从来没有一本书给我这么大的心灵震动和共鸣。这不仅仅是一本小说,这绝对是一本哲学和心理学的伟大著作。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对应这本书的就是“字字珠玑”,小说中几乎每句话都包含深刻的哲学思考。在关于人生的轻与重,灵与肉,忠诚和背叛,事业和爱情,理想和现实等等逃不开的人生意义问题上都有入木三分的思考和诠释。

 何为生命之轻?生命不管是长或者短,对于每个人来说在任何时候都只有一次选择的机会,你永远无法知道你没走的那条路会讲你带向何方,人生如果是作一幅画,那么“生活就是一张没有什么意义的草图,最终也不会成为一幅图画”,“如果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当然也可以说根本没有生命”,这就是生命之最轻;生命失去独立性,一不小心我们的人生就会活到了别人的口水里或者成为别人生命无意义的延续那么生命就成为无意义的轻。

 同时,生命也是沉重的。无法逃避的责任、纠缠不清的感情、永不满足的欲望、“必须如此”的执念、潜藏深处的同情共同构成了生命的沉重。

 “但是沉重是真的悲惨,而轻松就真的快乐吗?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坍塌了,但是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命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重,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真切和实在”。反之生命之轻呢,如果抛开了所有的欲望和责任,人将变得比大气还轻,轻到了天国之上,离开了真实的生活,看似是到了天堂,其实也同时进了地狱。生命之轻和生命之重一样,无法承受。

 心理学案例

 特丽莎拥有一个索取型的母亲,母亲一直认为是因为特丽莎而失去一切(而不是自己的无知或者什么)。过去的一切无法改变,所以作为女儿的特丽莎便拥有了无法弥补改变的.原罪(负罪感),她做一切事情来讨得母亲的欢心,迎合她母亲“看不见灵魂”“肉体集中营”的世界。但是人毕竟是有灵魂的,一直追求上进的特丽莎遇到了自己的爱人托马斯,这句话印象深刻“托马斯的声音把她那怯懦的灵魂从她的身体深处呼唤了出来”。但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而无法逆转的,特丽莎逃离了母亲的世界,但是一直在梦中充满恐惧。

 书中关于女画家萨宾那和其情人弗兰茨的“误解小词典”,也很有意思。弗兰茨的经历让他认为“忠诚”是自己最看重也是自己所具备的最重要的品质,而对于萨宾那来说,小时候严格的按部就班的家庭让其心灵深处最大的需求是“独立”,也就是意味着抛开所有旧秩序的“背叛”对萨宾那最有吸引力。其实每个人的行为模式就那几种,我们只是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事情,不同的人身上重复着几种模式而已,如同萨芬娜一生一直在实践各种形式的“背叛”一样。

 不想再写了,这本书是大师之作,我的诠释再多再好也不如读原著来的好。何况如果只是读哲学的理论那是非常枯燥乏味的,所以作者借助小说的题材传递了众多的哲学思考,所以,去读原著吧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1000字3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表面看是一部爱情故事,骨子里却是一本概念小说,机智、诱人、严肃,充满情感,是一部开阔又复杂细致的作品。它里面交织着政治与哲思、欲望和灵魂、趣味和深度……对于与政治之间巧妙的交互作用进行娴熟的叙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以深刻的哲理开头,结束于悲怆的诗意氛围中,为我们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人类不可避免的误解所产生的深刻原因。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表达的是一个人在四种状态下的“非如此不可”:爱---特丽莎,同情----托马斯,反叛----萨宾娜,梦想----弗兰茨。文章围绕主人公托马斯展开,他与前妻离异后,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并决定一直保持单身。特丽莎走进托马斯的生活,这个在托马斯看来是由六个偶然给他带来的女人,与托马斯纠缠、相伴了一生。然而,托马斯仍然醉心于与众多女人的“性友谊”,在性漂泊的路上去寻找、开拓和征服每一个女人与其他女人的百万分之一的差异。但特丽莎的身影反反复复出现在托马斯医生临窗犹豫与沉思中,严厉地拷问着托马斯对自我,对命运,对情爱,对沉重与价值的决断。这就是轻与重的对立,对婚姻的忠诚是重;与情人的幽会是轻。托马斯在轻和重之间徘徊不定。在情人面前想着特丽莎;在特丽莎面前又坦然承认与在一起。千里追妻,放弃国外安稳的生活跟着特丽莎回到布拉格,却依旧不忠特丽莎。为了给妻子一个平静的生活拒绝在请愿书上签字,又在第二天忘记拒签的目的......终于他在被布拉格统治者逼迫的情况下同意了特丽莎的提议去了乡下。

 还有两位主角,萨宾娜和弗兰茨。萨宾娜的宣言是:“我的敌人是媚俗”。萨宾娜是一个画家,是托马斯最好的情人,是弗兰茨崇拜的但又是与他貌合神离的。萨宾娜是个轻极了的角色,她放荡不羁,特立独行。她的一生就是在不停地背叛。喜欢背叛又习惯背叛,她背叛父亲,背叛弗兰茨,在萨宾娜看来“背叛意味着打乱原有的秩序,背叛意味着打乱秩序和进入未知”,“ 萨宾娜看不出什么比进入未知状态更奇妙诱人的了”。但是,在一切背叛之后呢?她背叛的目的是什么呢?“一个人可以背叛父母、丈夫、国家以及爱情,但如果父母、丈夫、国家以及爱情都失去了——还有什么可以背叛呢?”“萨宾娜感到四周空空如也,这种虚空就是她一切背叛的目标吗?”“萨宾娜对于隐藏在自己背叛欲念后的目的无所察觉,这生命中不可承受的轻——不就是目的所在吗?背叛的最后结果就是在铺满灼热炭火的圆周轨道上奔跑。而作为大学教授的弗兰茨每天过着由授课研究组成的枯燥无味的生活,他羡慕着萨宾娜,一心认为他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在他临死之际,他终于找到了他所要追求的,那就是和她的学生在一起。

 很多人看这本书是被书名所吸引,但读了几段能坚持看下来的人不多。我初次看这本书的原因是被书后简介的第一段所吸引: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这段文字像一把大斧一下子砍到我的内心深处,我开始陷入思考:回到现实,我们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更多的人会面对或多或少的生活或工作压力,我们抱怨,甚至痛恨,还有更极端的人因为这些原因做出伤害自己或者他人的事情。但反过来想想,如果把这些生活的考验全部抽离,只剩下一尘不变,乏味,空洞的生活,你能承受这生命之轻吗?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过于轻,是浪费生命,太重,却是难熬的生活,没有担忧,无忧无虑的活着,可以是理想,但是要真每天都那样无忧无虑的,那跟虚度空虚有什么区别了?于是,选择需要的、必要的责任,可以让生命绽放出价值来。轻过不好,重过也不好,看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了。

 总之,这是一本值得用时间慢慢品味的书,如果你能坐地下来阅读,一定会有所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