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朝体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体育播报

文章内容

法国杯敦克尔克vs梅斯-敦刻尔克 法国士兵死了

tamoadmin 2024-09-05
求资料 英国 体育法的案例给你一本书《外国体育法律制度专题研究》作者: 郭树理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 2008-9-1改变欧洲足球历史的博斯曼法案1

求资料 英国 体育法的案例

法国杯敦克尔克vs梅斯-敦刻尔克 法国士兵死了

给你一本书《外国体育法律制度专题研究》

作者: 郭树理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8-9-1

改变欧洲足球历史的博斯曼法案

1876年,苏格兰足球运动员詹姆斯?兰赴英格兰俱乐部效力,是足球运动历史上最早的转会。转会的普及,推进了职业足球的人才流动和技术流动。20世纪90年代初的欧洲足坛,转会制度的发展已然相当成熟,但却存在着两大藩篱:其一,球员从一家俱乐部转会到另一家俱乐部,即便该球员与原俱乐部的合同已经履行完毕,买家也需要向卖家支付转会费作为补偿。其二,各国联赛及欧洲俱乐部杯比赛,上场外援的名额均受到严格限制。

1990年4月,效力于比利时RFC列日足球俱乐部的球员让?马克?博斯曼与俱乐部的合同到期。俱乐部告诉博斯曼,如果续约,年薪将削减60%。博斯曼不肯接受,提出要转会到法国的敦刻尔克俱乐部。但敦刻尔克俱乐部无力支付列日俱乐部开出的高额转会费,博斯曼转会失败,且被列日俱乐部按照比利时足协的规定处以“无薪且不得代表列日队以外任何球队踢球”的处罚。

1990年8月,博斯曼向比利时列日第一地方法院起诉列日俱乐部和比利时足协,称现行转会制度侵害了自己自由转会到欧盟其他成员国的权利,要求予以废除并索赔。法院判决博斯曼胜诉,但列日俱乐部拒绝履行判决。博斯曼再次提起诉讼。1992年6月,列日第一地方法院将案件移交欧盟法院审理。列日俱乐部和比利时足协联合欧洲足联向比利时最高法院提出反诉,被驳回。

为了维护行业传统和自治权,欧洲足联在国际足联的支持下反复游说欧盟理事会。但欧盟法院明确表示,欧盟基本法《罗马条约》第48条规定“为消灭因国籍造成的工资及其他劳动条件的差别,承认欧盟境内的劳动者享有自由流动的权利”,与其他行业一样,职业足球同样要受到该条款的约束。1995年12月15日,欧盟法院作出最终判决:欧足联现行的关于球员转会、限制俱乐部外籍球员上场人数的规定属于非法条款;具有欧盟公民身份的球员在合同期满后,有权在不支付任何转会费的情况下自由转会到欧盟任何国家的其他俱乐部。这就是著名的“博斯曼法案”, 欧洲足球的发展进程从此被大大改变了。

博斯曼法案的积极作用在于保障了球员的基本权利,使转会市场更加自由。然而进入21世纪,博斯曼法案的弊端日益明显。

少数豪门俱乐部凭借博斯曼法案,垄断转会市场,以天价高薪引诱其他俱乐部的优秀球员。球员在获得流动自由权的同时,对原俱乐部的忠诚度降低,甚至贪婪成性,在经纪人的蛊惑下抛弃旧东家“叛逃”。处于下位的中小俱乐部失去了转会费这一重要财政来源,精英流失,成绩下降,电视转播和赞助合同收入锐减,走向破产。越来越多的球会不愿培养本土年轻球员,大笔投资购买成名球星特别是持有“欧盟护照”的外援,以致各国国家队青训系统难以为继,俱乐部比赛中却出现“国际纵队”的奇特现象。这些投资被转嫁到球迷身上,各国球赛的票价已经远远高于十余年前,看球似乎越来越来像是一项奢侈的。球迷们担忧,足球已经由原来的贫动变成了贵族运动。人们惊呼:“足球正在被金钱吞噬!”

今天,欧洲足球界普遍认为,博斯曼法案已经妨碍了足球运动的发展。欧足联多次讨论博斯曼法案继续存在的必要性,但欧盟却坚定地认为,欧盟法律不容违背,甚至要求欧足联彻底废除转会制度。双方漫长而艰苦的博弈仍在继续。

更详细请参阅://law.xtu.edu.cn/law/plus/view.php?aid=627

曼施坦因,隆美尔,古德里安 谁最厉害?

曼施坦因、隆美尔和古德里安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这三位将领以他们非凡的军事指挥艺术帮助改写了世界历史,使德国在二战初期战无不胜.不论是曼施坦因的"闪击战略",还是隆美尔的"沙漠战术",以及古德里安的"装甲突击理论和实践",都对二战的进程乃至世界军事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的军事理论和战例推动了现代作战样式的发展,直到今天仍值得我们借鉴和研究.

然而,他们的"彪炳战功"是建立在对外侵略的基础上的.他们效忠,四处侵略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都是为了所谓的"日尔曼民族"的至高荣誉.而他们不会想到,正是他们的征战才使建立了庞大,恐怖的黑色第三帝国,使无数生灵涂炭,使一个个国家,城市,村庄遭到践踏.他们也不会想到,他们的"慧"和"英勇"给他们的国家带来的只是瞬间的"辉煌",最终是毁灭.这也注定了这三位"军事天才"人生的悲剧.

当然,从政治角度来说,他们绝对是助纣为虐的法西斯帮凶,对别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战争罪行,是祸害天下的杀手。而从军事角度来看,他们过人的军事素质,出色的军事指挥艺术,对世界军事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确实值得后人研究。与那些制造的纳粹德国政客们和党卫军首脑相比,身为正规的德国国防军优秀将领的他们还算清白,他们虽在的战争中策划指挥,却反对纳粹的和灭绝政策,更没有参与暴行。也许正因为这点,加上他们令人惊叹的军事造诣,使他们赢得了敌国的尊敬和历史学家,军事学家的客观评价。

“闪电利剑”——曼施坦因

曼施坦因(1887——13)德国陆军元帅.二战期间曾任德国A集团军群参谋长,第十一集团军司令,"南方"集团军群司令等职.

曼施坦因精通战略战术,聪明过人,反应机敏,有超人的军事想象力,他被公认为德国陆军中能力最强的指挥官,也有人把他评为二战最出色的将领,即使是臭名昭著的纳粹身份也掩盖不了他的军事才能.他之所以在众多德国陆军将领乃至整个二战将林中脱颖而出,是因为他既是个军事天才,也是个军事全才.

1887年11月24日,炮兵军官爱德华·莱温斯基家添了第十个孩子,取名埃里希·莱温斯基。孩子出生后不久,就过继给他的姨父曼施坦因少将而改姓曼施坦因。这个小莱温斯基就是以后成长为德国陆军元帅的埃里希·曼施坦因。

曼施坦因1900年进入少年候补军官团学习。他在格罗斯利希费尔德的高级军官学校毕业后,于1906年被派到第3步兵警卫团任见习军官,一年后升为少尉。1913年被选送军事学院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在第2警卫预备团任中尉副官,几个月后晋升上尉。开始掌权时,曼施坦因任步兵第4团营长。当时,国家社会主义大行其道,曼施坦因对此十分不满。他极力反对纳粹党干预军队事务,并因此经常同纳粹党徒发生冲突。

1936年,曼施坦因在晋升少将后曾担任第1军军需部长和陆军参谋长贝克将军的副手。由于他对大肆扩军多次提出警告,因而在1938年初被调离陆军参谋本部,改任第18师师长。

1939年夏,准备进攻波兰,成立了由第14、第10和第8集团军所编成的南方集团军群,龙德施泰特上将担任总司令,已晋升中将的曼施坦因任参谋长。南方集团军的使命是从西里西亚出发,歼灭魏克塞尔河的波兰军队。虽然攻击已定,但曼施坦因在最后一分钟时仍希望战争不要爆发。他支持总司令关于不对华沙实行轰炸的决定,尽力避免对波兰居民的伤害。

波兰战役之后,曼施坦因最初仍任龙德施泰特上将的参谋长,后者当时是位于西线中部的A集团军群总司令。曼施坦因草拟的西线战役作战受到各方面的称赞,他本人则被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施利芬”。

他提出了一个集中使用装甲部队为要点的现代作战方案,以A集团军群为主力,用集中的装甲部队通过绵长的马奇诺防线所在的阿登山区,直插西北方向的沿岸,切断在比利时和荷兰作战的敌军主力,同增援部队B集团军一起歼灭敌人。这一虽获得龙德施泰特上将和坦克专家古德里安的支持,陆军总部却拒绝纳,说该太冒险。

1940年2月,曼施坦因被调往波美拉尼亚任新组建的第38军军长。之所以这样干,是因为曼施坦因提出的那个正合他意。他一方面把这一说成是自己提出的,另一方面调开的真正制定者,以免他分享成功后的荣誉。当曼施坦因看到1940年5月10日的攻击行动完全是按照他的基本构想在实施时,他自己已是局外之人了。

曼施坦因的第38军配属于克卢格的第4集团军。他不断请求出击,以阻止敌军构筑坚固的防御阵地。由于克卢格的犹豫不决,宝贵的时间都丧失了。

6月5日,曼施坦因转移进攻方向。4天之后到达塞纳河,6月19日到达卢瓦尔河,22日渡过该河。在前进中,曼施坦因经常位于各先遣支队,使部队受到他无畏精神的感召而奋勇前进。此前,曼施坦因于6月5日晋升为步兵将军。7月25日获骑士十字勋章。

1941年2月底,曼施坦因调任正在组建中的第56装甲军军长,实现了他指挥一支快速部队的愿望。

德苏战争开始时,曼施坦因配属于勒布元帅指挥下的北方集团军群,预定从东普鲁士向列宁格勒方向发起攻击。从1941年6月22日开始,曼施坦因的装甲军一直打到伊尔门湖西南方的索尔齐,并突破了苏军的包围圈,救出被围的第16集团军。

9月16日,曼施坦因奉命接任因丧命的南方集团军群第11集团军司令朔贝特的职务。该集团军的任务是,一方面把亚速海以北的苏军击退至罗斯托夫,另一方面同时攻占克里米亚。为了遂行任务,为第11集团军配属了罗马尼亚的第3集团军。由于罗马尼亚部队缺乏战斗力,同时完成这两项任务极其困难,曼施坦因决定首先攻占克里米亚。

尽管克里米亚设有坚固的攻势和地形复杂,曼施坦因仍然在9月26日突破了苏军几处前哨阵地。10月28日,经过激战,苏军的第二道封锁线被突破。11月16日,除塞瓦斯托波尔外,克里米亚其它地区均落入德军之手。

1942年2月1日,晋升曼施坦因为上将。此时,苏军在刻赤和费奥多西亚强行登陆成功,严重威胁着德军后方。激战之后,苏军终被击退。第11集团军总共使用了1个装甲师、5个德国步兵师和2个罗马尼亚师,就歼灭了共有26个师的两个集团军,俘敌17万,缴获敌炮约1200门、坦克250辆。曼施坦因在里希特霍芬空军上将的第8航空军的协同下,赢得了一次印象深刻的胜利。

6月7日,德军集中火力炮击塞瓦斯托波尔。在不停的炮击和第8航空军的轰炸之下,这个位置异常险要、阵地构筑堪称固若金汤的要塞所有工事都被炸毁,守军的抵抗也先后崩溃。7月1日,曼施坦因受到的电报嘉奖并晋升元帅。

塞瓦斯托波尔要塞被攻克后,曼施坦因趁部队短期休整之际应罗马尼亚国家元首安东尼斯库的邀请前往罗马尼亚访问,并在普雷迪亚尔接受了罗马尼亚的最高荣誉勋章-“米哈伊尔勇士勋章”。当他于8月12日回到驻克里米亚的司令部时,他接到要他率部北上攻打列宁格勒的命令。

攻击和围困列宁格勒的愿望最后化为泡影后。11月20日,曼施坦因被调任位于斯大林格勒两翼的顿河集团军总司令,解救被围的第6集团军。当时,情况已经相当严重。尤其不幸的是,因同李斯特元帅意见分歧而把这个指挥进攻高加索的A集团军总司令免了职,由他自己来兼任总司令。在A集团军群和B集团军群之间出现了一个宽约300公里的缺口。当优势的苏军部队突破B集团军,并将掩护第6集团军的罗马尼亚和意大利部队各军团击溃后,第6集团军即陷入重围。该集团军司令鲍卢斯将军曾一再请求突围,被置之不理,致使鲍卢斯及其所部一起被苏军俘虏。

解救第6集团军的行动失败后,强大的苏军部队已把B集团军群所属防守顿河的意大利、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的部队击溃,企图切断位于哈尔科夫以南顿河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所属各师的退路。情况十分危急,被迫命令撤退。于是,曼施坦因的顿河集团军又担负起一项双重任务:既要掩护撤退,警戒顿河和顿涅茨河的各个渡口,又要解除苏军在哈尔科夫和库尔斯克地区对于B集团军群的威胁。

1943年2月,由A集团军群和顿河集团军群各一部编成了一个新的南方集团军群归曼施坦因指挥。该集团军群要在由亚速海到哈尔科夫的700公里长的正面上实施攻势防御,任务相当艰巨。3月14日,经过艰苦奋战,德军战线恢复到9个月以前的位置。曼施坦因因此获得栎树叶骑士十字勋章。

在这以后的库尔斯克弧形地带的战役中,由于盟军登陆西西里岛,德军被迫停止攻击而后撤。战役的主动权已操在苏军部队手中,德军疲惫不堪,伤亡惨重。尽管如此,曼施坦因在极力排除对集团军指挥的干扰的同时,曾成功地击退过苏军在米乌斯河战线的攻势,并守住了顿涅茨河谷,并成功地建立了一条从基辅到查波罗什的新战线,从那里向南又同位于克里米亚的A集团军群取得了联系。

1943年10月,苏军在基辅和第涅伯罗彼得罗夫斯克附近突入了德军战线的纵深地带。新编第6集团军被迫北撤;第4装甲集团军的残部也撤至波兰边境。

1944年3月30日,曼施坦因和A集团军总司令克莱斯特元帅被召到上萨尔茨堡。在给他们佩上双剑栎树叶勋章的同时免去了他们的职务。

1945年,曼施坦因被英国人俘虏,四年后被英国军事法庭判处18年徒刑,监禁在韦尔监狱。1952年因为健康状况即被释放。1955年,他出版了自己的战争回忆录--《失去的胜利》以及1958年的《士兵的一生1887-1939》。1956年,曼施坦因担任联邦德国一个组织的顾问,同战时德国的西方敌人一起对付苏联的威胁。13年6月11日,曼施坦因死于西德巴伐利亚州,享年8岁。

总评:英国人认为:曼施坦因出身贵族,受过良好的军事教育,早年是一个优秀的参谋军官,对战术,战役,战略都有自己比较成熟的观念,由于参与制定了进攻法国等完善的作战方案,他在德国享有“伟大战略家”的声誉是说得过去的,但除此以外,他在战略和军事思想上的贡献并不引人注目。在一战时期,曼施坦因只获得有限的作战经验,从本质上讲,他一直是一名步兵,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样一个军事技术展的时期,他能够提起的贡献只有“突击炮”。值得研究的是,从1942年12月到1944年3月,曼施坦因进行了15个月的艰苦作战,他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从顿河草原退到加里西亚,仍能保持比较完整的战斗力,的确是一个奇迹,所以在德国所有的高级将领中,曼施坦因是最有成就的野战指挥官,但是这个“最有成就”不能理解为唯一,因为他与古德里安,霍斯,李莱斯相比,大概处于同一个档次。

美国人认为:曼施坦因是德军在二战中最优秀的野战部队司令。

“沙漠之狐”——隆美尔

隆美尔是二战中德国最著名的将领,稍对世界军事史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他那个著名的绰号——“沙漠之狐”。由于他在北非沙漠战场的一系列惊人战绩和德国媒体和盟国媒体的疯狂宣传,他在世时就已成为一个具有色彩的军人和德国人崇拜的偶像。

隆美尔-埃尔温(1891-1944)曾经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德国十一月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他任警卫连连长。从1919年起,他历任连长、德累斯顿步兵学校战术教员、戈斯拉尔市猎骑兵营营长、波茨坦军事学校教员、维也纳新城军事学校校长、大本营卫队长等职。1940年2月任坦克第七师师长,参加了对法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对作战经过作了详细的日记,保存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为后人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提供了依据。

隆美尔出生在德国南部海登姆市一个中学校长家庭。1910年中学毕业后从军,入但泽军官候补学校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任连长,先后获得3枚十字勋章。一战后,历任德累斯顿步兵学校战术教员、戈斯拉尔市猎骑兵营营长、波茨坦军事学校教员、维也纳新城军事学校校长等职,因著有《步兵进攻》一书面引起的重视。1938年调任大本营卫队长,曾陪同希待勒巡视捷克斯洛伐克。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隆美尔作为德国最高统帅部的指挥官之一,受到的器重。1940年2月,任命他为第7装甲师师长,并赠给《我的奋斗》一书。5~6月间,在德军闪击西欧的侵略战争中,隆美尔指挥装甲第7师冲在最前面,先克比利时,接着是阿拉斯、索姆,最后直捣法国西海岸,被法国人称之为“魔鬼之师”。

1941年2月,又任命隆美尔为“德国非洲军”军长,前往北非援救一败涂地的意大利军队。他到达北非的黎波里前线后,立即作了一次侦察飞行,得出了“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的结论。于是他便改变“固守防线”的命令,指挥他的装甲部队冒着沙漠风暴勇猛穿插,全速前进。英军猝不及防,节节败退。德军直逼亚历山大和苏伊士。隆美尔因此名声大振,赢得了“沙漠之狐”的美名,并被晋升为元帅。后来,德军主力被牵制在苏德战场,不肯抽兵援助北非前线,致使隆美尔不得不停止进攻而在阿莱曼进行防守。

1942年11月,隆美尔以其仅有的5万军队和550辆坦克在阿莱曼地区抗击蒙哥马利的19.5万军队和1029辆坦克,终因寡不敌众而惨遭失败。1943年3月,隆美尔奉召回德国大本营。同年7月,调任驻北意大利的陆军“B”集团军群司令。1943年12月至1944年7月,他率陆军“B”集团军群在法国组织防御,指挥诺曼底抗登陆战役。随后,德国发生了行刺未遂,隆美尔受到株连。1944年10月14日,由于派人逼迫,他在一辆小轿车中服毒自尽,而对外宣布的消息,则是“隆美尔陆军元帅在途中中风去世”。

获悉隆美尔已死亡的消息给其夫人发来唁电,电报说:“你丈夫的死给你带来巨大的损失,请接受我最诚挚的吊唁。隆美尔元帅的英名将永远和北非英勇的战役联系在一起。”

丘吉尔曾这样评价隆美尔:“尽管我们在战争浩劫中相互厮杀,请准许我说他是个冷静狡猾的敌人,一位伟大的将军”。

在西方军界,称他为“战争动物”,称他指挥的装甲师为“魔鬼师”。

德国非洲军团的士兵把他们的首长称作“沙漠之狐”。

"坦克怪杰"——古德里安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1888年6月17日出身于一个德国军人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通信兵、步兵和骑兵部队任职。一战结束后,古德里安开始探索装甲兵理论,他的装甲理论最初来自于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富勒等装甲战理论先驱们,他将他们的理论加以发展成具体的战术公式,提出在战争中大规模使用坦克,实现战役突破和包围的崭新战术思想,并且训练部队运用武器将此战术付诸实施。

1933年,出任德国总理,德国开始扩军备战。不久,在一次现代兵器发展表演会上,当古德里安精心安排的小型装甲部队迅速通过台时,面对这壮观的军容情不自禁的高呼起来“这就是我需要的东西!这就是我想要的东西!”早在上台之前的一年,就提出了他的闪电战理论,而古德里安则为这一战争理论提供了坚实的装甲理论基础。而他一手创建和训练的装甲部队更成了实现他闪电战理论的物资基础。所以利德尔.哈特评价道:“是古德里安用他的装甲思想和行动,帮助改写了世界历史”。在的支持下,德国装甲兵得到迅猛发展,古德里安也连获升迁,先后出任德军第2装甲师师长、第16装甲军军长、机动兵总监等职。1938年10月,古德里安获晋陆军二级上将军衔。

1939年8月,古德里安被任命为第19装甲军军长,一个月后就参加了波兰战役。他率领的第19装甲军作为德北方集团军群的开路先锋,在空军配合下实施高速度大纵深的推进。德国仅用35天便置波兰于死地。这是德军装甲部队与空军联合作战的理论第一次用于战争实践中。这种战略战术使西方目瞪口呆,不久在英美报刊上就出现了一个新名词——“闪击战”,并叫人谈虎色变。

1940年5月10日,法国战役打响,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再次作为攻击前锋,只用两天时间穿越阿登山脉100多公里长的峡谷,攻占色当。5月14日,古德里安的3个装甲师强渡马斯河。之后他以每昼夜30—40公里的速度向西推进。古德里安所率装甲军的推进速度不但令联军措手不及,而且也令德军统帅部不安,他的上司曾两度下令他暂停前进,但古德里安不惜以辞职抗争。禁令解出后,他的速度比以前还快。5月20日,他扫过亚眠,在阿贝维尔附近抵达英吉利海峡,完成了一个举世震惊的大包围圈,把北部法兰西和比利时的所有盟军都装进了口袋。5月24日,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已到达格拉夫林,离敦克尔克还有10英里了,而在其右翼的莱因哈特的第41装甲军,也已到达艾尔—圣奥梅尔—格拉夫林运河一线。两支装甲劲旅只须再努把力,即可将联军主力彻底消灭在滨海地区。然而就在这时,他们却接到了元首亲自下达的停止前进命令。于是,古德里安和莱因哈特只得遵命停在运河一线按兵不动,而眼睁睁地看着英法比联军从敦刻尔克上船逃走。战后,身在战俘营里的古德里安仍对那个“拆断他装甲部队挺进矛头”的命令耿耿于怀:“俘获(英国远征军)大好机会却给的神经质弄糟了”。1940年7月,古德里安以其在法国战役中的杰出表现被晋升为一级陆军上将。

1941年5月,古德里安任第2装甲兵团司令。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兵团与霍特的第3装甲兵团做为中路德军的两支铁拳,先后对明斯克、斯摩棱斯克成功实施了钳形包围,歼灭了苏军大量有生力量。他与克莱斯特的第1装甲兵团对基辅的合围更是现代战争史上装甲部队成功突击的典范战例。1941年9月30日,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军团首先拉开了“台风”行动的序幕,在布良斯克围歼了苏布良斯克方面军,直抵莫斯科城下,但俄罗斯严寒的冬天使他的攻势锐减。12月4日,当气温降至零下52摄氏度时,德军再也不能作战了,古德里安怀着一颗沉重的心,他决定先撤退了,这是他那支所向无敌的装甲兵团自从踏平波兰以来的第一次撤退。古德里安也因这次擅自撤退而被免职。其后,随着德军在苏德战场上的节节失利,又起用他担任装甲兵总监和陆军总参谋长。

1945年5月,古德里安向美军投降,作为战俘被关押在纽伦堡监狱。苏联想起诉他的战争罪行,但西方盟国没有接受。古德里安被关押了3年后,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以古德里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只是战争的执行者,而没有虐待战俘和无辜平民的罪行,使其未列入战争罪犯,于1948年将其释放。古德里安获释后,仍一如既往地迷恋坦克,经常同英美坦克专家就坦克问题交换意见。为揭示德国装甲兵发展历程,总结他指挥装甲部队的经验,他撰写了他的回忆录《一个士兵的回忆》和德国坦克部队发展和战术的专著《坦克——前进》(因他早亡而未能最终完成,由他的好友门泽尔将他生前所收集的资料加以整理和编辑,并最终出版)。1954年5月14日,古德里安因病而逝,享年66岁。他被后人称为德国装甲兵之父顿 另一个就是隆美尔

二战中德国为什么不占领法国全境,却要扶持维希?

作为欧洲版图第三大的法国,在上个世纪初和英国、德国一道引领着西方社会的发展,是当时欧洲实力最强的国家之一。然而,一战中的法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国家北部被打成了一片废墟,人口几乎打没了一代人,战后的法国可谓是百废待兴。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她依然是欧洲第一军事强国,她拥有300万的部队、3200辆坦克、16000多架战机。这样的实力,不要说去进攻他国了,就是单纯的防御国土也是绰绰有余。然而,面对德军,只勉强支撑了38天就宣布投降,这是为什么呢?德军又为什么不占领法国全境呢?

法军实力的“外强中干”。

首先,落后的建军思想。作为一战战胜国,强大的法军也十分重视先进武器的发展,部队的机械化水平也是很高的。但是,他们并没有重视新技术下军事思想的必然变革,依然信奉着一战的“成果”——堑壕战和阵地战。

他们花费了巨额资金修建坚固的马奇诺防线,并凭借强的大兵力“以逸待劳”,阻挡入侵是没有问题的。殊不知,前车之鉴的波兰已经很好展示了“闪击战”的威力,却被他们想当然的认为,波兰的失败是因为没有马奇诺防线。

当德军从阿登森林冲出来,高速突击的装甲集群迅速包抄了马奇诺防线后面百万法军的后路,将他们的防御纵深拦腰截断,失去了后勤保障的部队,不战自乱。剩下的就和波兰一样,被分割、包围、歼灭。

其次,战术理念陈旧。以坦克为例,集中使用的德装甲集群,以空中力量加以配合,俨然就像一把“锋利的战刀”,迅速撕开战役缺口;而数量不在少数的法军坦克只是掩护步兵的配角,没有系统的坦克战术理论,完全不能发挥坦克的作用。

另外,战术指挥的迟钝难以抵挡对手的快速突击。片面的追求“英雄效应”,用一战的功臣魏刚和贝当来指挥反击,以此带动全民抗战的积极性。出发点是好的,但效果适得其反。

他们都是70岁以上的古稀老人了,思想僵化,不适应新技术下的军事革命,不相信新的武器装备和战法。例如:无线电在当时的部队已经普及,但法军依然使用骑兵和摩托传达命令。一个几秒钟可以完成的事情,他们往往需要一两个小时。

更为重要的是,一战结束后,法军厌战情绪高涨,国内上下对战争的痛恨程度,实际上已经达到了畸形的地步。尤其是法国只要渲染一下和平气氛,往往就会得到民众的大力支持,更不要说是抗战到底了。这种消极怠战的情绪才是导致其彻底失败的核心因素。

意大利的“趁火打劫”。

随着,德军分为A、B、C三个突击集群向法国卷击,剑指巴黎。对“闪击战”极其不适应的英法联军也不得不迅速后撤,从敦刻尔克撤往英国。眼看着法国大势已去,没有想到的是,意大利出兵了,他们要趁机捡个便宜,分一杯羹。

原来,早在德波战役爆发前,德意日已结盟为轴心国。但在“疯狂”的叫嚣进攻波兰时,由于担心国际社会的制裁和自身利益,墨索里尼宣布不再配合行动,懊恼不已的只好“单干”了。

但随着德军摧枯拉朽的攻占波兰、丹麦和挪威后,又横扫法国。“眼馋”的墨索里尼迫不及待的跳了出来,他要以“战胜国”的姿态,为自己捞取好处。于是,派出30多万的部队向6万法军发起了进攻。

意想不到的是,踌躇满志的意军不仅没有攻破守军的防线,反而遭到了猛烈反击。造成意军3000多人的伤亡,而法军只伤亡200多人。最终意军被迫撤退,直到三天后,巴黎投降,再也不敢前进一步,成为日后人们热议的笑料。

法国投降后,德军一改过去把占领全境作为胜利的标志,并没有全部占领其国土,而是扶持了一个傀儡。成为在德军攻占的国家中,唯一的一个,这是为什么呢?

“维希”

一是,作为西欧最大的国家,国土面积较大,如果全部占领,将会牵制大量的德军。而德国下一步的目标是苏联,需要足够的兵源;因此,扶持一个亲德的维希,既可以为将来的战事提供补充,又能减少对德军的需求。何乐而不为呢?

二是,德军短短38天攻克色当、巴黎等城市,迫使法国投降。确实将法军打蒙了,但是在其南部还有大半的领土和数百万部队,还是有抵抗能力的,如果给其造成“困兽之斗”,其战斗力还是不容小嘘的。

现在好了,法国主动投降,解决了这个大问题。正如《孙子兵法》中有一句话叫做“围师必阙”,就是说包围敌人的时候,为了防止他们拼死抵抗,一定要留出一个缺口,给一个生还的希望。说白了,就是不能逼人太甚,否则,兔子急了还要人,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成立维系的最大好处就是,它可以帮助德国管理法国过去的海外殖民地。要知道,在其鼎盛时期,拥有大量的海外殖民地,仅在非洲,他们就有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现在,通过维希控制这些海外殖民地,就相当于控制了1/3的非洲。这对扩大德国海外势力有很大的帮助,并以此来对抗同盟国是极为有利的。如果完全占领它,这些殖民地国家一定会倒向并成为对抗德国的力量。

所以建立一个傀儡,远比完全占领它为更有利。

1940年的欧洲,随着最后一批英法联军士兵撤退到英伦三岛后,除了东欧,其他地区几乎都笼罩在纳粹的阴影之下,这也是欧洲人最灰暗的时期。此时,高傲的日耳曼人实现了他们的强国梦,大多数人都以为战争可以结束了。

然而,的目光没有这么“短浅”,他又盯上了苏联。那他为什么不收手,还要继续战争呢?欢迎评论和留言。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问下二战的德军问题!!

第一个问题,古德里安俘虏敦刻尔克的30万英法联军,这对整个战局可能是有决定性影响的。除去这三十万联军,英国大部分军队在国外殖民地和自治领,英国本土如同不设防一般,德军是有比较大的可能发动对英国的登陆作战的。英国本土势必要卷入一场大战之中,而英国人则不会像法国那样容易投降。英国自从百年战争以来很少遭遇战败,自从诺曼征服以来基本上没有受到外来直接的进攻。英国的民族自尊心极其之强,以至于对于外来入侵肯定要坚决抵抗。尽管这种抵抗可能最终还是失败,但英国很可能流亡加拿大或者冰岛,继续作战下去。德国将可以取得整个西欧,但这未必是好事情。德国的这种过分强大,会让美国和苏联提前干预德国的扩张。苏联在闪击战中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正是因为德国还在西线和英国对峙,斯大林认为德国人肯定不会犯两线作战的错误。如果真的拿下了英国,那么苏联必然会被刺激,苏联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苏联在1938年就和英法进行过接触,苏联势必要发动对德战争,首先进攻德国,德国脆弱的防线是可能被突破的。事实证明,苏联在苏德战争初期对德国的部署也是进攻性的,将大量作战物资和兵力集中在国境线,这明显是为了向德国一侧进行进攻。这样的话苏联提前的进攻(即使没有提起进攻也会进行积极的防御),将会是德国面临极大的威胁。而美国对英法一向是不表明态度的支持,德国的咄咄逼人也会逼迫美国提前反应,美国可能会对德国宣战,什么珍珠港也就不可能发生了,针对德国日本的同盟的战争将提前爆发,当然美国动员需要一些时间,按照二战的速度来算大概需要3个月左右(美国在珍珠港后不到三个月就迅速组建了几百万人的军队和装备),也就是说德国只有三个月的时间去击垮已经有准备的苏联,仅仅调动军队的时间都要比这个久,也就是说德国将面临新的两线作战,而且其形势也是极其危险地。虽然西线压力比较轻,但是东线没有收到重创的苏军绝对会给一个大大的惊喜。要知道苏军最起码在军事装备上是不逊于德国的,德国的境遇也不会太好。德国的失败估计还是难以逃脱的,只是全面战争爆发时间提前了。为了集中力量对付,对于亚洲地区不排除美英许给日本诱饵来稳住日本的可能性。

第二个问题,看起来很好,其实好像不大成立。因为在二战后期,根本不存在一个能给德国巨大援助的国家。当时世界上能提供大量军事物资的除了美英便是苏联,恰恰这几个国家都是德国的敌人。其他方向上要么被德国自己占领,要么国力贫弱,要么是盟军控制区。瑞典倒是给德国一些物资,然而杯水车薪。南美的阿根廷和亚洲的伊拉克倒是对德国有些中意,即使他们愿意提供物资,然而也没有输送物质的通道。

所以只能去找有输送通道的国家,那么设一下存在一个国家在德国的旁边,而且国力比较强大,国家生产能力很强。当然这样一个国家会一心一意支持德国真是开玩笑,他们之间肯定要有战争,一山不容二虎,怎么可能会死心塌地的跟着德国干呢?德国对其他国家的进攻也不能让它一点感觉都没有吧。德国本国的生产能力还是很强的,但是被盟军轰炸之下基本上崩溃了。如果这个国家敢于支持德国,盟军绝对不会手下留情,他也将受到无情的轰炸,丧失其物资生产能力。按照盟军一般的原则,肯定会首先进攻这个国家,然后再进攻德国。我们在做一个设,设盟军愚蠢的没有进攻这个物质出产国,而且这个国家神经病的一心一意支持德国,盟军也不轰炸和阻止德军的物资生产,(这简直是给自己找罪受,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战争不摧毁敌人的生产能力是极其荒谬的)德军是否能获胜呢这相当于一战的状态,没有远程飞机,双方都没有能力破坏对方的生产能力。不管物资如何充足,国民的忍耐力和战斗力都是有限的。长期的战争会损失很多有经验的士兵,而新征召的士兵需要训练。长期的战争会导致国内严重的生活水平下降,军队厌战情绪会越来越大。德国国内反对声音便会突出,甚至可能爆发反对的革命。战场集中在欧洲,也就是说德国国家附近,德军的生产能力可以被盟军破坏,而盟军的纵深极其广大,生产能力很难被破坏的。这种生产和战略态势上天然的劣势导致了德国发动针对这么多国家的战争是根本不可能获胜的。设到此为止,如果再设的话,就是瞎说了。

德军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厉害,某些西方媒体和中国杂志把德国传的太神了。战争不是比赛,不是说谁士兵优秀谁获胜,更不是比数据的,而是看总体实力。况且德军也不是个个都像斯巴达三百勇士那么邪乎。

为什么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时候下令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停止进攻?

当德国军队从西、南、东三个方向敦刻尔克步步进逼,而德军最近的坦克离这个港口仅10英里,5月24日德军却接到了亲自下达的停止前进命令。这一命令后来引起了的争论,被很多军事历史学家认为是独断专行干涉军事指挥的一个愚蠢的命令。实际上,的这一命令是有他的考虑,而且不能完全归结为他一人的责任。首先是在法国北部的战事明朗后,德军需要为下一步作战行动保存装甲部队实力,德军总司令部曾由B集团军群统一完成最后包围的作战。其次联军零碎的反击虽然效果不大,但是加重了部分德军高级指挥官对装甲部队损耗的担心,因为快速突进的装甲部队使步兵部队落后很远。在走访了A集团军群司令部后,认为有必要让突前的装甲部队停止前进,阻挡敌军突围;同时德国空军司令戈林保证空军可以担当消灭包围圈中联军的任务。另一个可能也被认为是促成下达命令的原因,是当时担心装甲部队会受困于敦克尔克的河道纵横地带而陷入阵地战,从而无法快速阻截英法部队的撤退。此外,也有人认为有政治上的打算,让一部分英军撤回英国,政治上有助于与英国媾和。可是,这个决定有包括前线装甲部队指挥官的一些人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应该继续前进。

这个命令执行的结果是,英法联军在当面的德军B集团军群的压迫下向敦刻尔克撤退,而截断他们退路的A集团军群距离敦刻尔克更近,却在敦刻尔克以西的运河地区停止进攻,并没有集结兵力沿著海岸包抄,这给了英法联军一线生机。当时的联军在为生存而战斗,於是加强了敦刻尔克接近地的防御阵地。虽然5月27日德军装甲部队为阻止英法联军从敦刻尔克撤退而恢复攻势,但他们面临敌人有组织的防线而无法突破。英法联军成功地延迟了德军进攻,并且为部队撤离敦刻尔克赢得更多时间。

如敦刻尔克大撤退失败,会对二战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影响不大,拥有绝对优势的盟军一定会胜利,40W人本身也杯水车薪。而且最终撤回的军人大多没有参加对德作战,而是在法国复国后维持治安。

知识延展:

敦刻尔克大撤退(英语:Dunkirk Evacuation,法语:Bataille de Dunkerque)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英法联军的军事撤退行动。 1940年5月25日,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的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英军在敦刻尔克这个位于法国西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小城进行了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

虽然这项代号为“发电机”的大规模撤退行动使英国及法国得以利用各种船只撤出了大量的部队、成功挽救了大量的人力,但是英国派驻法国的远征军的所有重型装备都丢弃在欧洲大陆上,导致英国本土的地面防卫出现严重问题。 此次撤离,标志着英国势力撤出欧洲大陆,西欧除英国、瑞士和西班牙以外的主要地区落入德国之手。